27/11/2014

刀斧手將布律蒂斯兒子屍體抬回家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白水

    白水

    白水(1948-)廣東南海人,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翻譯、哲學(美學)。一直停居巴黎。名片上自我介紹:西洋文化史,博物館講解員。 

    Art Walk@Paris

刀斧手將布律蒂斯兒子屍體抬回家

Les Licteurs rapportent a Brutus les Corps De ses Fils

帆布油畫 高:3.23米 寬:4.22米

畫家:大衛 Jacques Louis DAVID(1748-1825)

1793年入羅浮宮,開幕時重要展品之一

現展藏於羅浮宮德農翼二層新古典主義廊(75室)

 

  在上月初介紹大衛的荷拉斯兄弟之誓時,有國內讀者對旁邊這幅有興趣,現特別介紹。

在羅浮宮內

  大衛喜歡作大型歷史故事畫,也反映他的政治傾向;這幅畫雖是法王訂購,但後來成為宣傳革命的符號。

 刀斧手將布律蒂斯兒子屍體抬回家

  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10年,布律蒂斯率領群眾將羅馬的暴君Tarquin趕走,他與Collatinus共同出任執政官。羅馬從此走進共和政制,但很快,發覺有人搞事,要推翻剛成立的共和政體,而帶頭人是自己兩個仔。他下令,將兩人斬殺,大義滅親;現正由傳從官刀斧手將他們的屍體抬回他的家。

 母親與妹妹

家庭生活

祖母的悲傷

  畫中的柱將畫面分成兩份,右邊的處理比較光亮,左邊暗,有點陰森。對立統一。那位伸手向屍體方向的可能是母親,手與腳拉起聯念。兩個妹妹與母親擁成三角形,隱定中由伸手的動作使它不單調。紅布枱上的針線使人聯想到平常生活的安寧及幸福,屬一般人家的理想。掩面哭泣的可能是祖母,她受不起這家庭悲劇的出現。

執政官布律蒂斯

惶恐、反思

羅馬的符號

國家壓力的符號

  左邊的布律蒂斯背著正在抬進家中由他下令處死的孩子的屍體,無言望著,惶恐;這時他可能問自己:做法對嗎?在他背後有種壓力,那個看不清面目的形象代表國家,座托狼童浮雕代表羅馬。

 

  畫面基本上用橫直線構成,那是新古典主義慣用的處理手法。

 

  這種題材非常吻合當時的社會氣氛,革命各種要求已齊備,意識型態是反舊立新,肯定共和體制。集體與個人之間的矛盾,以集體為先,國家至上論,個人幸福先放下。

 

  大衛當上革命畫師,後來他也與時俱進,當了拿破崙大帝的宣傳,盡師,到1815年,拿破崙戰敗被流放後,他也要逃避法國,終於客死異鄉。

 

  無可否認,大衛的畫工是非常深厚,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但對於我們來說,畫的內容實無法再打動我們的心靈,我們只從藝術史的角度去欣賞他的巧妙構圖及非常細緻的筆觸。

 

  他雖然為政治服務,但仍不能不承認他的作品是上乘之作;比起當下有些國內畫家,肉麻賦詩吹捧當下的領導人的那種畫,真是大有分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