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6/2022

一線之間,有條不紊: 沈平鋼筆下的香港,情懷未變!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蘇富比及新世界集團供職,過去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及蒐集香港文化事物習慣,持續學習「斷捨離」,琢磨「收」與「藏」的故事。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認識沈平(1947-),遠至舊友20年前跟我提及,近至我們畫室學生說起追隨他的畫班WhatsApp 群組,都是習水彩畫,可謂遠近馳名,成為他的畫壇基石。沈平亦有創作版畫、水墨畫及油畫(上周末才在中央圖書館講座即席示範油畫),產量豐盛。疫情期間,見他仍不懈創作,更常在臉書群組上秒售作品,努力有目共睹,成績斐然,但宛如他在剛出版新書《線條下的香港》自序中所言,鮮有人知,他其實一直喜歡用鋼筆作畫。

 

 

  水彩畫是他1980年自烏魯木齊來香港後,除了在中國旅行社任職外,馬會提議他教一班想學水彩畫的太太,才正式開始涉足,為興趣,也為生活,從一些訪問片段中「畫甚麼都可以的」、「畫得好便可以」,還有WhatsApp課堂群組上的秒回,可見沈平的砥礪勤勉,乃至筆下廣泛題材,揉合了香港人高度靈活彈性的城市特色。

 

  至於鋼筆畫,脫掉顏色的羈絆,回歸純樸的線條,因為線條就是畫家的語言和心電圖,跟上周末書法家區大為在視覺藝術中心講座上談分析線條同出一轍,都在講求靈活多變、立體,是形諸內外的修行。

 

  一直喜歡法國插畫家Sempé,描繪生活中種種漫不經心的幽默;吳冠中的速寫線條,最近在香港藝術館的巨幅中欣賞,筆勁渾然天成,這種老練加從容,在沈平《線條下的香港》選輯的近作也得見,如《穿梭鬧巿》(p.20)、《皇后大道中》(p.22)、《二十世紀初的德輔道中》(p.25)等,線條脫韁自早期作品表現功力的綿密,更多呈現輕鬆及彈跳力的疾勁,成為一種稚趣供觀者玩味。

 

 

  懷念熱愛寫生、月前作古的歐陽乃霑,謙遜有禮,筆下情懷濃厚;沈平足跡同樣遍及港九新界,並喜以維港、漁港、街景及鄉村小景為題,在雄渾的功底下,綴以敏銳的觀察力,變成他獨特的filter,把歷史建築及街頭巷尾入畫,藉此頌讚這個五光十色、過去42年替他帶來機遇及名聲的城巿。

 

 

  見沈平筆下歷史建築如《二十世紀初期的郵政總局》(p.27),想起先父那年代在毗鄰大廈上班的日子;《雷生春大廈》(p.37)就在我們畫會旁,這些歷史建築在沈平來港前已存在,像不少昔時街景,相信是沈平參考並研究不少早期照片獲得靈感,然後讓它在我們回憶中再度鮮活起來,誠如他說,記錄變遷,就不枉已然消失的美好。

 

舊郵政總局 (網圖)

沈平筆下的舊郵政總局

保育前(網圖)及保育後的雷生春堂 

沈平記錄2002年的雷生春

 

  寫畫就是生活,對沈平來說,家住銅鑼灣維多利中心,用最佳角度飽覽維港景色,包括數幅避風塘今昔的描劃,簡約細微的變化,透過線條,烙印深刻雋永,若有興趣,不妨也看看華三川、陸志癢及邵宇這些畫家的鋼筆作品,如何對沈平影響猶深。

 

 

  適逢新書出版,留意即日起至7月5日,經濟通在北角柯達大廈2期5樓特設《線條下的香港.沈平鋼筆畫作》期間限定展覽,展出沈平26幅鋼筆及水彩畫作,有興趣觀展請預先WhatsApp 至 +852 4684 0173預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