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2023
迎接新一年之際,勿忘昔日美好!俯拾文化寶藏、學習珍惜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蘇富比及新世界集團供職,過去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及蒐集香港文化事物習慣,持續學習「斷捨離」,琢磨「收」與「藏」的故事。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一年將盡,「香港寶藏」又是時候盤點大清貨,聽冰姐早前提起 Celine Dion “So It’s Christmas”,一句”what have you done?”,除了想起2023十大潮語如「五百年一遇」等,或每年說了計劃了但未及實踐的new year resolution外,甚至應對各樣新騙局,每人想必勾起不少追思與感慨,包括香港這城市種種正在消亡的人和事,就趁歲末總結說一下,畢竟我的輔導工作一部分是與client同行面對並處理這些sense of loss,需要被聆聽理解,更需要從中適時適度尋找轉化的契機與力量。
家傳戶曉的名人、明星和藝人,承載著大眾心聲期望與回憶,他們的離逝,不免帶來迴響,例如顧家煇、李玟與黎淑賢,他們的音樂、幕前演出襯托我們在成長中某個章節,以及提醒大眾關注精神健康;周海媚的猝逝固然讓人惋惜,而甘草演員溫裕紅,雖然飾演的大多是小角色,但始終對當演員這角色不離不棄,故贏得敬重——亦因為失去,所以懂得。適逢上周聽罷陳健安《Life After Life》,還有林憶蓮「歸零」CD版再現,加上盧冠廷《Together As One》的老練持重豁達,莫不提示生命的進程與醒覺,及時惜取那些精靈,在痛苦中提煉覺知。
我城的消失風景,其速度趕得上資本市場價值的浮動,包括逐一拆卸的霓虹燈招牌,代表工種更替,手藝失傳,人情味散失,就連茶餐廳、舊冰室、老店如堅尼地城吉席街52號的杜洪記山貨店,平常不起眼,但早融入街坊生活,像老朋友,儘管改變常改變,難免讓人有昔日繁華一去不返的錯覺,而遷拆在即的華富邨、彩虹邨,複述之外就是社區設計、人文氣息及交流,背後是屋邨成長史,但像樊樂怡在她《香港抽象遊戲地景》分享並還原60至80年代香港遊樂場的歷史故事,或珍視如聖約翰座堂,香港這尚存並唯一擁有永久業權的土地,莫待無花空折枝。
「年月擦身過,暫借問,會更好嗎?」刻下九運之說盛行,客觀環境又不容過分樂觀,失去太多,希望未臨,劣幣驅逐了太多良幣,悲觀情緒難免來襲主導,也足讓牛鬼蛇神乘虛而入。文中提及種種「失去」,自能另文解讀,或從許鞍華的《詩》獲得撫慰、救贖,而各種破舊立新正在迅速採納、執行、完成——在艱難日子,可幸尚有黎明演唱會遣懷,也不妨靜待黎明,且行且珍惜,與其沉溺緬懷,不若拭目,安守本分,鞏固整合,蘊釀心靈進化,或借用西西一句:「人世匆匆,有甚麼可怕的。」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