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2024
香港半島酒店「藝術迴響」展覽,帶領觀者體驗心靈的感悟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蘇富比及新世界集團供職,過去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及蒐集香港文化事物習慣,持續學習「斷捨離」,琢磨「收」與「藏」的故事。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藝術三月再度帶來滿城展覽,揭幕禮接二連三,各路人馬爭喝頭啖湯,有認真的藝評人一天走訪十多間藝廊,也有人靜觀其變,先在社交媒體上觀摩一輪,去蕪存菁後,只挑想看的,再動身走訪欣賞。
時至今日,關於藝術沙龍討論,恆河沙數,部分也確實有如早前在藝術節看的劇目般,為談而談,議題不著邊際;身邊有些artist朋友,不喜交際互動,不愛趁墟埋堆,對to see and to be seen沒啥興趣,對空談設計性過度的artistic concept 更敬而遠之,只專注創作與生活,也無不可,我與他們分享這些藝壇資訊,大概會贏得他們訕笑,遑論投入哲學性討論。
公共藝術,多為城市思想,呈現一種當代文化的形態。除了早前的紅心,最近的海上發光蛋繼續為巿民帶來感官愉悅,而東九龍文化中心LED「花海」從白茫茫換成粉紅和粉橙色,總算從善如流,順應「民意」,但好像不見有誰談談創作者有何「原意」?
這牽涉到裝置藝術多於「被觀看」的元素,除了藝術家在某特定時空環境(如商場、廣場)裏,擷取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文化主題,作藝術性選擇與重組,演繹出新展示,表達個人或群體蘊含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新形態。
半島酒店,也像其他酒店品牌,投入支持藝術創作,在商言商,打開旅宿視野,也屬美事,故此自2019年起與獨立策展人及文化顧問Isolde Brielmaier和Bettina Prentice合作,推出「藝術迴響」大型環球項目,數年下來,伴隨Art Basel、Art Central等城中大型展覽,持續活我們的觸覺與心靈體驗。
到今年引介伍韶勁(Kingsley),他擅以社區主導及site specific 創作,如果看過他過往把電車改裝成流動相機暗室(camera obscura)的《25分鐘後》,與大坑東蓄洪池展出的《大禹之後》,來到半島這個由由5塊各長45米的布料組成的《Esmeralda》,狀態輕盈,輕盈背後是精密設計與裝嵌,像「水袖」或絲帶舞,也融合維港碧波粼粼的景致,援引流動多變意象,配合意大利作家Italo Calvino小說《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中的水之城(Esmeralda) ,充滿變幻,一期一會,聊以足慰。
酒店大堂展示另外三名藝術家作品,包括美國藝術家Lachlan Turczan以水、光和聲音為媒介創作的動態雕塑作品《Harmonic Resonance》;法國藝術家Elise Morin的《SOLI》,遠看像鯨魚,近觀卻原來是從4000張壓碎的CD重組而成,(天啊,大概也是我的藏量),隱喻物質、環保與回憶之間的抗衡;日裔美籍藝術家Saya Woolfalk的錄像作品《Visionary Reality Portal》帶點奇幻,給予我們在現實,特別是暖場夜的喧騰中,一個冥想的片刻,重組心靈空間。
藝術能夠滋養精神財富,密集式觀賞或會帶來審議疲勞,放諸公共及商營空間,裝置藝術除了點綴,大概可恰當表達一個城市的文化身份及價值觀,傳達思考與直視當下感覺,更甚者,裝置改變所在地的景觀,喚起我們對一些議題的省思,連接藝術創作者的內心小劇場,而在半島酒店這場景裏,正正叩問奢華、經濟、物慾、民生與心靈寧謐之間的牽引,跟繽紛暖場夜相映成趣,繼續塑造香港這座城市的獨特性。
藝術迴響香港展
日期:至5月17日
入場:免費
地點:香港半島酒店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