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2014

《愛‧來去‧住台灣》香港女子情牽寶島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台灣最近發生空難和大爆炸,對她遙寄祝福。香港人喜歡台灣,有很多理由。我廿多年前去台灣旅遊,愛它的書香,愛它的鴨舌,和愛站在陋巷吹著大風扇吃熱騰騰的麵線,更愛十年不變的小店和行人走路節奏。

 

書名:愛‧來去‧住台灣:一百樣擁抱台灣的理由

作者:黎慕慈

出版:三聯

 

  再迷台灣,也不能和由香港轉戰台灣的黎慕慈相比,她選擇紮根寶島,還能羅列出百樣寶。她在《愛‧來去‧住台灣》裏,論盡包括台灣人和事、還有衣食住行,細說「城鎮的新舊風俗,城市的光怪陸離」。

 

  黎慕慈是香港資深傳媒人,十四年前因工作移居台灣,豐富了她對生活的觸覺,也深植了對台灣的感情。一個單身女子雖然離鄉別井,運用媒體人特有的觸覺,發掘寶島的美與善好與惡。「一百樣擁抱台灣的理由」,也夠多姿多采,包括:林蔭大道和最美的高雄捷運站,清粥小菜和鳳梨酥;泡湯露營民宿和營火蟲,甚至連排隊公廁倒垃圾......令人有立即去台灣一遊的衝動。

 

  作者對好友分享說:台灣生活質素高,適合居住。書中不免多了香港和台灣生活的對照,除了大家罵政府都罵得兇外,壟斷現象都厲害,只是,香港有大財團,台灣街道幾乎被無處不在的便利店「佔領」。在香港打拼過的,便會對蝸居著迷,作者分享台北供樓的慘烈情況,和香港不遑多讓。

 

  書中文章短小精悍,不是純粹的旅遊玩樂生活指南,而是用心體會的生活感受。文字工作者對文化特別敏感,書中有窩心的小熊貓介紹,也關心文化傳承,如服貿協議帶來對繁體簡體字的爭議,暢談台灣之餘,字裏行間仍嗅到那跳脫的香港味。如「金城武大道」,寫的原來是金城武在一片稻田拍了個廣告,在一棵百年大樹下駐足,卻幾乎毀了那棵大樹,原因是人潮絡繹不絕的都想來駐足拍照。

 

  「移民潮」一章,收入六個個案,有四十天移民台灣的潘煜熹夫婦;因工作而戀上宜蘭民宿的電台DJ謝茜嘉,為投資開民宿往來台灣也心甜;更有洗盡鉛華的前女歌手蔣雅文,移居台灣後仍為一人生意掙扎求存。當香港人開始考慮逃離香港高生活指數的魔咒,想「進駐」台灣,最好先參考書中去台灣移民、移居、定居、居留等介紹。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