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7/2018

但求安穩,沒有追求!這就是你想要的人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一段話:

 

  「甚麼是希望?用生命的語言描述死亡。甚麼是絕望?用死亡的語言描述生命。」

 

  希望是甚麼?絕望又是甚麼?不同的作家、哲學家有不同的描述。魯迅曾引用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句:「希望是娼妓: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你的青春——她就把你拋棄。」魯迅接著寫:「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這裏引述的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在他的詩作《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裏的句子。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必定經歷生命的全過程,也必定會面對死亡。面對死亡的人,通常都會掙扎著想活下去,但又感到死神威脅而絕望。如果面對死亡,或看到友人親人的死亡,卻不哀傷,不沮喪,仍然燃燒著生命的火,即使活到最後一分鐘,他仍然代表著希望。有的人,很年輕的時候,就渾渾噩噩,但求安穩,沒有追求,沒有為心中的理想挑戰現實,活著形同行屍走肉,那就是用死亡的語言來描述生命,其實對人生等於是絕望了。

 

  生於1930年的阿多尼斯(Adonis),原名是阿里‧艾哈邁德‧賽義德‧阿斯巴(Ali Ahmad Said Esber-),筆名阿多尼斯,是希臘神話中一位美少年的名字。生於敘利亞,曾經入獄和經歷苦難。1956 年,他出走黎巴嫩;1975 年,他再移居巴黎,從此遠離敘利亞。他說,「要成為我自己,就要自我流放。」

 

  阿多尼斯是當代最傑出的阿拉伯詩人,在世界詩壇享有盛譽,多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