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2021
名人藏品一定真?名家眼光一定高?淺談何為收藏
對我來說,拍賣會只是不同大小的鱷魚潭,稍有不慎,便會被大大小小的鱷魚咬得遍體鱗傷。拍賣行業為了追求業績,所用的不道德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拍賣行業拍假、搞假拍、虚構收藏故事、胡亂估價、安排圍内人頂價之事,可說是在每一場拍賣會都會出現,分别在於龍頭拍賣行的操作比較不明顯,局外人看不到;二三線拍賣行明目張膽地進行,如此而已。
拍賣行業作出虚假陳述、詐騙等等違法行為而不會受到懲罰,當然是因為拍賣行業不受監管,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
明乎此,心口掛個「勇」字的普通人、想發財、想在拍賣市場撈一筆,無疑是打大鱷、小鱷的主意,結局當然是凶多吉少。
古董文物收藏圈主要有兩類人:一類認為古董商靠不住,或是根本不懂行,因此只會在拍賣會買貨;另一類完全不涉足拍賣會,只向古董商入貨。他們普遍認為付出昂貴的佣金(26%)給拍賣行並不合理,遑論付出超高的付加值Premium搶拍一些所謂名人藏品。
「來源」Provenance,一直以來是拍賣行業用來強調拍品重要、是真品、傳承有序的重點。令人齒冷的是,拍品的拍賣歷史如對拍賣行不利時,拍賣行卻選擇不披露、刻意隱瞞事實,完全違反專業操守;對它有利的,如拍品之前以天價成交的歷史,卻大書特書。拍賣行這種作為對潛在買家並不公道。我認為拍品的拍賣歷史的完全披露Full disclosure,是拍賣行業應該遵守的商業道德標準。
我舉一個現成的例子。將會上拍的「清乾隆御製白玉趕珠雲龍紋題詩如意」,在拍賣行官網「來源」Provenance一欄,拍賣行只交代「香港蘇富比1999年11月1日,編號561」一事,絕口不提同一支如意曾於同一間拍賣行於2006年的拍賣會流拍一事。
有評論說「收藏一件傳承有序的古董文物,不只收藏一件文物這麼簡單,還收藏了一段前人的收藏歷史。」說的實在太玄,不是我這個凡夫俗子所能理解!亦有評論說「來源一項尤為重要。除了協助判斷真偽以外,也讓我們學習追隨前人名家的眼光品味,於收藏修養上更上一層樓。」說的更是玄之又玄!
名人藏品一定真?前人名家的眼光品味一定高是一個定論?我可以舉出無數例子推翻這個說法。安思遠(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1929—2014)的舊藏受到不少人的熱烈追捧,尤其是強國人。他的藏品有没有假貨?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一樣有!把知名收藏家、古董商奉為神明、惟他們馬首是瞻、自己没有主見的人搞收藏,只會事倍功半!
搞收藏的最大樂趣是從學習到實踐的過程中带來的滿足感、從失敗的悲痛中走出來,逐步踏上成功之路所带來的歡欣喜悦。自己不花心思學習、研究,一味依循前人,花大錢搶拍一些所謂名人藏品,愚見認為還未踏入收藏的門檻。
香港蘇富比將會拍賣一批所謂名家藏品,有玫茵堂的、敏求精舍元老的、地產大亨的藏品,估價當然非常進取,但是否全部符合真、稀、精的定義,值得商榷。
其中一件拍品「清乾隆御寶青玉交龍鈕方璽」,行方交代來自一位美國陸軍准將。此位陸軍准將生前除了收藏一方玉璽,還有没有其他藏品,行方没有談及。2013年3月19日這方玉璽於紐約蘇富比上拍,最終以3,413,000美元成交,由現有藏家購得。
這次拍賣,行方刊登北京故宮玉璽專家郭福祥的意見:「此璽青玉質地,交龍鈕。印面13公分見方,陽文篆書『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十字。在現藏於北京故宮的《乾隆寶藪》(乾隆御璽印譜)有明確著錄。 經與實物比堪,無論是質地、大小,還是篆法佈局都與該書的記載完全相合,可以確定此璽為乾隆時期的真品。」郭福祥如何比堪質地,令人嘖嘖稱奇。
那麼,此方玉璽的印文是甚麼樣子,與《乾隆寶藪》內的印文,有没有分別,還是完全一模一樣?據記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玉璽共有九方。行方指出「《國朝宮史續編》記載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的情況是:『青玉,方四寸一分,交龍鈕。高一寸四分。』按照乾隆欽定權度尺,一尺32公分計算,該璽印應該是印面13.12公分見方,印台高4.48公分。這與此青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尺度基本吻合,質地也一致。因此,可以認為,《國朝宮史續編》記載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就是這一方。」我認為有㸃誤導的成份。
五代同堂如此天大喜事,清宮造辨處不可能進呈一方由劣質青玉雕成的玉璽;第二、拍品的印文與《乾隆寶藪》所載的印文只是形似而神不似,尤其是「稀」字的「禾」字部首,乾隆時期是比較粗的筆劃,到了今天卻變得苗條清晰,因此不可能是同一方玉璽。如說當年筆劃有損傷,今天只會變得更加模糊;第三、行方公佈玉璽拍品的尺寸是13.1公分x 13.1公分,印面應該小於13.1公分才對,不應是13.12公分。郭福祥認為尺度基本吻合,我認為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有中國大陸的玉璽專家評論在拍賣市場出現的玉璽,認為除了幾方真品之外,其餘都是新仿。我同意他的分析,因為無論是玉材、雕工、印文都非常容易仿造。雕刻工藝高超、玉質上乘的新仿玉璽,我見過不止一方(詳見:《借老外造局的乾隆玉璽》一文)。這些新仿玉璽,完全可以騙倒拍賣行專家雙眼。我一直懷疑有一班非常專業的造假者仿造清代玉璽,但在最近幾年不斷有新仿玉璽出現於拍場才得以證實。
新仿清代玉璽簡直是氾濫成災。美國的福禮蔓拍賣行Freeman’s將會拍賣一方「乾隆『太上皇帝之寶』玉璽」,估價300,000-500,000美元。這一方玉璽没有來源,即是横空出世的拍品;行方提供印文圖片,讓有興趣的買家學習、硏究!
2016年,香港蘇富比拍賣一方「清乾隆御寶『太上皇帝之寶』青玉交龍鈕方璽」估價80,000,000-120,000,000港元,最終以91,480,000港元成交。
兩相比較,福禮蔓的玉璽用的是羊脂白玉,比青玉名貴;體積跟「清乾隆御寶『太上皇帝之寶』青玉交龍鈕方璽」分別不大,但估價只是300,000-500,000美元。我可以斷言一定吸引到不少強國炒家搶拍。這方玉璽究竟是超级大仙丹(大漏),還是砒霜,強國炒家當然會自行判斷,不用吃瓜群眾替他們擔心!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