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2019

香港藝術館回歸:有好的展覽,但藝術宣傳和推廣又是否跟得上?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伍常

    伍常

    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客席講師,曾任職於佳士得美術學院及邦瀚斯拍賣行,在本地藝術界有多年工作經驗。熱愛中國水墨、詩詞、普洱茶、紅樓夢,一直致力在各大媒體平台傳播東方文化美學。

    藝術人的修藏物

    逢周一更新

  日前,在明報副刊看到劉彤茵撰寫的一篇長文《博物館名畫高清下載 開放館藏世界大勢 港跟得上?》,提到經歷四年大型修繕和擴建工程後,於近日重開的香港藝術館如何在官方網站之公開資訊上落後於其他國際級博物館。

 

  這實在是一大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To be fair:香港藝術館在推廣藝術方面,確實是做了不少工作的。例如,適逢館方現正舉辦的「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香港藝術館特別與香港電台電視部聯合製作了六集藝術教育紀錄片《走進吳冠中的江南》(即將於12月28日(星期六)首播),以吳冠中的江南作品作為根據,走訪蘇浙水鄉、古村、園林,深入解構這位香港藝術館「鎮館之寶」的獨特藝術風格。

 

  但在電視觀眾(特別是年輕一代)日漸下降的大趨勢下,香港藝術館如何善用網絡和科技去接觸更多觀眾,是所有關注本地藝術普及教育和資訊傳播的朋友都應該會關心的問題。除了在社交媒體的宣傳和推廣外,網站的資訊發佈內容和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述的「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為例,在香港藝術館的網站上,只有短短的兩段簡短文字介紹,數幅作品圖片(沒有解說!),以及充滿「香港電台style」的錄音導賞,當代觀眾最需要的精美infographic和視頻(video)反而欠缺。當我們按入「資源中心」,也只得到「資源中心努力重整中,期望儘快投入服務。」的顯示,著實教人意外。

 

 

  Again, to be fair:當我們對比一下同樣是在今年剛完成擴張工程重開的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網站,便知道我們無論在網站設計之吸引性、內容之多樣性、資訊之深入淺出,以至user-friendly之程度……都有不少有待改善的地方。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博士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們以一個新手法演繹傳統,讓觀眾以嶄新的觀點視之,並作為橋梁,把現代與過去、藝術和生活,連結在一起。」

 

  對的,重點在「新手法」。

 

  先天上,香港藝術館確實擁有不少優勢,例如在中國書畫、中國文物、外銷藝術,還有現代及香港藝術等方面均有不少重要館藏藏品,但也正因為藏品之多而繁雜,我們自然會expect和更需要一個清晰的和創新的presentation方式去引導公眾去了解更多有關各個藝術類別的藏品。

 

  對於館方團隊在策劃展覽方面的努力(現時一共有11項展覽同時舉行),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是認同的,但如果只顧著做好展覽內容而忽略了在這個digital age更為重要的宣傳配套,這樣的「事倍功半」是十分可惜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