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016-02-17 08:00:00

三輪單車洗衣店 洗出社會效益(林雪瑩)

  •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於2012年由謝家駒博士和容蔡美碧女士創立,旨在引領創新、具發展潛力的教育和培訓計劃,以促進社會創業和社會創新精神的發展。我們的願景是,推動世界社會創業精神,透過教育和培訓計劃把社會創新的理念推廣至大學、普羅大眾、主流企業、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社會創業者,希望能「激發每一個人成為社會創革者;促成每一家企業成為社會企業」。

     

  對於城市人來說,洗衣是一種花時間的生活必需品。從分類、洗、乾、燙、摺、到收納,真的要花上不少功夫。幸運的話,可能還有媽媽或家傭幫忙,不然工作後回到家中看到那籮堆到滿瀉的髒衣服,真是讓人感到泄氣頭痛。在香港,我們較幸運,因為幾乎每個街角都有洗衣店,如果經濟許可,我們可以很簡單地處理髒衣物。但在人口密度較低的外國,要把髒衣服送到洗衣店,再把乾淨衣服拿回家,是費時失事的雜事。美國的年青人曼都哈奴(Gabriel Mandujano)就看準了這個機遇,於美國費城創立了一間創新的單車洗衣店。

 

 

三重底線社會企業

 

  2010年,26歲的曼都哈奴還是一位社會工作者,他當時正苦苦尋找能夠改變社會的機會。正正因爲本身是社工的關係,他看到非牟利機構的不足,認爲NGO的營運模式不一定能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因此他決定創業。當時,他只希望業務能達到三個目標:建設社區、保護環境、同時賺取盈利。同年,他跟兩位朋友,加上一架單車和一架拖車,成立了Wash Cycle Laundry (WCL)。他創立洗衣店,不是偶然的決定,而是經過仔細分析的結果:他認爲洗衣是必需品,市場的需求永遠都在,而且這種手工密集的工作,很適合剛回到社會的邊緣人士。他強調自己既不是洗衣專家,更不是洗衣發燒友,無意在全國200億美元的洗衣行業中分一杯羹。他的目的,純粹是想建立一個能同時擁有社會和環保效益,並能自負營虧的企業。

 

 

  WCL是一家牟利的三重底線社會企業。他們透過非牟利組織僱用邊緣群組,包括露宿者、更生人士、和低收入人士。他們會騎著共150磅重的三輪單車,後面托著一輛小拖車,每次載著300磅的衣物,來到顧客家中收集髒衣物,運送到洗衣工房清洗,再把乾淨衣物送回客人家中。所有運送過程都是以人力三輪單車進行,洗衣過程中使用的是本地生產和無污染的洗衣粉,包裝衣物的膠袋也是重用的,以達至環保目標。

 

  曼都哈奴拿到費城地區政府25000美元的種籽資金,再加上自己全部的儲蓄來投資這間簡陋的三人小公司,連單車拖車都要自己設計。他不理家人反對,毅然放棄了社會工作,轉行幫人洗衣服。

 

共享經濟降低成本

 

  一開始,當他們騎著三輪車在街上走,很多人以爲他們是賣雪糕的。但公司發展得很快,沒多久便從個人客戶伸延至醫療機構和大學,包括佐治華盛頓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最近連華盛頓的聯邦政府都成爲了他們的客戶。有了企業客戶,便能確保員工一年到晚都有工作。由於發展得快,他們需要很多洗衣機,但因為資金不足,他們未能自設洗衣工房。因此他們想到更好的共享經濟模式-於非繁忙時間向區內的小型洗衣店租用洗衣機,靈活地運用社會資源,也大大減低了成本。大型競爭者一般都會在遠離市中心50里以外的郊區設立洗衣房,運輸成本不非;WCL則租用市內的小型洗衣店,不論在租金和運輸成本上都佔優勢。因爲用三輪車在市區送貨,相比起一般洗衣店以貨車送貨,省卻了泊車、保險、和電油等成本,所有這些因素都提升了WCL的價格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另外,零售店選擇WCL的服務,也是因爲他們不會把大貨車泊在街上,阻塞店舖門口。

 

 

  最近,WCL在華盛頓的一個露宿者庇護中心裏面建設了洗衣工場,這樣不單止能讓住在裏面的露宿者工作,也可順便幫庇護中心清洗衣物,更善用了未充份利用的空間,可謂是三贏。當天氣太凍,下雪不能騎單車時,他們會跟租車公司ZipCar作交換,爲ZipCar免費清洗車上的地墊,而ZipCar則會免費借車給WCL運送衣物,把共享經濟精神發揮到極緻。

 

創新營商模式得創投基金青睞

 

  對社會投資者來說,他們希望慈善項目可以跟傳統的捐贈不一樣。2013年,WCL得到費城社會創投基金的青睞,讓他們拿到33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基金。因為除了這個商業模式有社會效益外,更因為這個模式有擴展的潛力。 另一間創投基金於2014年更以一種創新的投資方式,給予WCL一筆45萬美元的貸款,五厘的利息會隨著公司請人的數目而改變,如果公司能在未來五年聘請500位邊緣人士,利息便會降至一厘。對WCL來說,以貸款來擴展業務能讓他們持續擁有公司的權益,不會受到傳統捐款的規條約束。公司已先後得到好幾間不同的創投基金公司的支持,創投公司認爲像洗衣這種人工密集的工作,正正是社會上需要的,而這些工作,讓顧客認識和接納更生人士,給他們機會重投社會。

 

  去年,WCL的年度收入已超過一百萬美元。WCL的員工保留率為80%,相比起費城的平均45%為高。公司的八名辦公室職員也是因為有共同的社會目標才加入洗衣行業的。2015年,WCL已製造了50個新職位,分別位於費城、首都華盛頓、和德洲的奧斯丁。

 

  因爲這類三重底線的社會企業是營商的大趨勢,就連政客都會爲了爭取選民的選票而大力支持。相對起醫生、律師、和銀行家,洗衣工人不是大學同學聚會時最值得炫耀的職業,但是曼都哈奴深信當大家看到他這間小小的洗衣店建立出來的成就和社會效益時,就會尊敬他的職業,並相信社會創新能夠帶領世界潮流。

 

作者為仁人學社內部創業者

Katherine.sy.lam@gmail.com

 

  原文刊於信報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

放大顯示
有種生活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