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2020

沒有傳記的香港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Bosco Hong

    Bosco Hong

    以藝術收藏為主導的投資公司Artillector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在這裡,我們不談風花雪月,只談藝術市場。

    遊於藝

    逢周三更新

  一個城市能夠走得多遠,要看這個城市有沒有記憶。她的建築、她的文化,是否能有所變亦有所不變?她的歷史,是否一直流傳?最重要是,和這個城市有關的人、故事又有否記錄下來?

 

  在英國倫敦Piccadilly,有一家古老的書店Hatchards。一進門,映入眼簾的,往往是一堆封面色彩非常單調的傳記。轉左手邊,是歷史部,但都是傳記為主:始終歷史,都是人的故事組成。

 

  此書店最近曾經推廣過前首相卡梅倫的著作,但即使卡梅倫到處宣傳,反應依然一般,因為他脫歐公投的豪賭,讓英國陷入了二戰以來最大的危機。縱然他在書中已幾番懺悔,選民總不會原諒他,因為他已不在其位,無能為力,只留下爛攤子,要後人執手尾。

 

  英國的各個首相,都有自己的傳記。通常暢銷的往往不是自傳(autobiography),反而由學者所寫,最是熱捧。例如戴卓爾夫人所寫的《The Downing Street Years》,卻不及Charles Moore所寫的戴卓爾夫人系列盛行,或許是因為自傳往往有自我貼金的點點謊言。現任首相約翰遜也有一本寫邱吉爾的《The Churchill Factor》,長據榜首。

 

  香港經歷四位特首,似乎都沒有一本正式的傳記,可能沒有人喜歡寫一本不斷抵毁自己的書。近年最風行的香港政治人物傳記,好像要數到司徒華那一本《大江東去》,可是這一本書,早已被眾旅行書淹沒了。

 

  寫傳記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和人物訪問報道並不一樣。人物訪問報道不需要太多記者的評論和分析,但傳記則很講求作者獨到的演繹,以及行文之中的點點註腳,這亦是為甚麼已被寫了數百千遍的邱吉爾,其相關的著作卻推陳出新,因為邱吉爾的人生太豐富,再加上作者的角度,像一道一樣的音符,卻能創造出無限的樂章。

 

  香港人都不太喜歡讀傳記,因為傳記之中有太多歷史和時序,需要有百般好奇心,才能逐點逐點將傳記的時空了解通透,方可掌握人物故事。對於沒有太多耐性的香港人而言,的確不太吸引。

 

  只是當閱讀傳記的經驗隨時日累積,你不會再對其他類型的書籍感到興趣,因為世界上最動人的小說,都不及一個擁有豐富色彩的真實人物來得感動。

 

  傳記似一面拼圖,第一塊總是最難,慢慢會漸入佳境,然後你的智慧和眼界也會因此開啟。人生太短,古今人物太多,把傳記翻閱了一遍,你從書房的窗户抬頭仰望天空,你發覺一切有點不同,因為你參與過另一道人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