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025
電影《米奇17號》:永生的概念其實並不合乎情理
林靖風 Cyrus Lamprecht
林靖風 Cyrus Lamprecht
荒謬主義作家及TEDx講者、Central Saint Martins藝術理論及哲學系研究碩士,曾在倫敦Tate Modern及亞洲各地藝術展覽展出多媒體(雕塑、裝置、表演及攝影)作品,創作主題圍繞於孤獨與存在的命題。近期散文、小說及詩詞作品散見於「*CUP」、「虛詞」及「好集慣」等文學平台。
Instagram:@cyrus_lamprecht夢囈之上
隔週四更新
永生的概念其實並不合乎情理,因為永生就等同於完美——這是違背著生死的本質。人的出生就是為著死亡,永生只是完成不了生命中唯一任務的藉口。在科幻黑色喜劇電影《米奇17號》(Mickey 17)中,擔任消耗工而不斷重生的米奇.巴恩斯訴說自身對於死亡的感覺:「即使我已經重生了17次,我依然很討厭死亡。」人們無法讓自己的毛髮自然生長,因為這樣展示不到人類是有著能力戰勝大自然的。我們總是充滿著矛盾,想要在人造社會中築建大自然。我們渴求著擁有光滑的肌膚,不容許毛髮的存在。除了人們喜歡「去除」的感覺以外,還有因為這是一種對抗大自然的行為。
我們時常要證明給大自然看,人類是可以威脅著生命的存在,以自己的方法來創建大自然。人們會把四季藏在一個箱子裏,然後在土地上逐個把它們堆疊,地球上就充滿了無數的箱子。人們就可以驕橫地說著:「我們在地球上創造了很多個地球。」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扮演上帝的人,在每一個時代都有著不同的理由,把這一種行為合理化。不論上帝是否真的存在,人類總是透過欲望,來達到統治的目的。
在控制與統治之間,前者是屬於個人的,後者則是屬於羣體的。我們從來都想要控制,就如拔去眉毛是想要控制它們的生長一樣。人們喜歡控制的快感,讓事情按照計劃發生,所以我們都不會抗拒先知的存在。為甚麼有人想要知道自己甚麼時候會死去,他們是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死亡嗎?我寧願一輩子也不要知道自己的身體出了甚麼毛病。若是突然死了,那就讓自己死去。我們都知道自己無法控制生死,所以才想要控制別人的人生:「至少我也嘗試過控制的滋味。」那是一種取而代之的感覺。
《米奇17號》
上映日期:2025 年3月6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