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2014
《營養聖戰40年》台灣人守護健康的革命
最近身心俱疲,上周幾個晚上寢食難安。有朋友選擇去靜修,我也蟄伏幾天,休養生息再上路。
書名:營養聖戰40年
撰稿:劉惠敏
顧問:台灣營養學會
出版:天下文化
香港是富裕社會,城市人只會一日多餐,超過六小時不進食已很罕見。台灣營養學會出版了《營養聖戰40年》,不單包括該會40年的歷史記錄、對台灣社會營養健康所作貢獻,還有系統地羅列了飲食指標指南、國民營養調查、每日營養建議量、營養師法等,也包括社會上發生的食品、營養和健康的相關議題,制定這些背後的小故事、經歷和插曲。全書由官方資料到專業團隊為台灣民眾的營養健康打拼的內容,為大眾營養教育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
應如何吃得健康,現代生活如何影響我們的營養,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雖說是台灣本土的營養聖戰,但也值得大中華讀者參考,認識食物、營養和健康的關係。
由台灣的歷史可了解人和社會的發展。如有營養學者指出,1950年代的台灣,軍人因嚴重缺乏維生素A,有很多夜盲症患者,「連晚上飛彈都亂打」,而戰後經濟困頓,也出現很多甲狀腺病、腳氣病、皮膚龜裂等營養缺乏症。台灣營養先驅利用美國研發的富維生素B的營養米,經改良後送進台灣軍隊,稱為富強米,改善了軍人和台灣人的營養缺乏症。
戰後台灣從遺留的舊儀器和藥品研究中,逐漸爭取國際研究的贊助和政府的支持,台灣的營養學逐漸發展起來。從台灣人的營養需求,在醫學上尋找解決方案,和政府、教育政策的推動,最後把營養方案在人們的飲食生活中落實,如此有系統和宏觀的健康革命歷程,見證台灣人的飲食和知識變遷潮流。
全書分三部份:一.「我們吃甚麼,怎麼吃?」-通過幾次全國營養調查以了解台灣人的營養健康狀況,和健康變化。當中,食物營養成分分析,飲食指標與指南及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等,指出食物與營養的關係,教導大眾如何吃出健康。
二.「現代生活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包括揭開特殊營養食品,健康食品的真相;肥胖和食品的關係;母乳和配方奶粉帶出的嬰幼兒健康問題;全穀食品的飲食潮流。
三.「不能小看的國家營養大計」-包括有些香港學校也注重的學校營養午餐的討論;一年吃掉一百公斤黃豆的秘密;一粒鹽也可能有影響的健康大計;營養師作為專業的願景及在台灣經過波折重重推出的《國民營養法》等。
我們吃進甚麼,就會變成怎樣的人。知識和健康一樣,可改變命運,研究個人飲食和營養健康問題,是每個人的天職,應持續捍衛的人生重要課題。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