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012

避免愛國主義入侵心智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愛國主義是否值得鼓勵?端看在怎樣的情況下提倡。這星期選用的是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名言。羅素說:

 

  「假如我們不想看到我們整個文明走向毀滅的話,一個偉大而艱難的責任有待我們來做,就是守護我們的心智,避免愛國主義的侵入。」

 

  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年-1970年)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眼看著政治人物利用愛國主義去煽動人民,發動侵略,而提出這會導致「整個文明走向毀滅」的名言。他在同一篇文章中又說:「愛國主義有令人酒醉的性能,不但對自己的國土危險,對世界也是危險的。」

 

  「愛」是一種感情,感情的產生通常是非理性的。愛國感情的產生也是非理性的,但它並非是一種應予排斥的情操。在國家遭到侵略,陷於亡國險境的時候,愛國就是一種正面的情操,它會鼓勵人們為國犧牲,為國奉獻。

 

  然而,倘若愛國不是一種自然產生的感情,而是被當做一種「主義」的信仰,那就確實是危險的事。由於人類對自己的國土、人民有一種自然的感情,也由於不同民族有一定的隔閡和欠缺了解,因此愛國主義較能攻入人們的心智。

 

  感情不能做為判斷是非對錯及指導自己行動的準則。在國與國發生矛盾、引起衝突的時候,是非準則、理性判斷,一定要放在感情因素之上。不能因為她是自己的國家,那麼做甚麼事都是對的。愛國也不能用來轉移人民對自己國家所存在的問題的關注。

 

  實際上,轉移關注,正是鼓吹愛國主義的政治人物的真正用意。因此十八世紀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  1709-1784)有一句名言:愛國主義是無賴最後的避難所。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