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3/2013

《我的涼山兄弟》: 深入涼山研究諾蘇族人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劉紹華,60年代出生在台灣的女子,當過記者,從哥倫比亞大學完成人類學博士論文,回到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工作。

 

  劉紹華曾花好幾年時間在柬埔寨作人類學愛滋病研究,寫過一本得獎好書《柬埔寨旅人》。懷著「對所謂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的疑問」,2000年來到中國四川涼山州偏僻小山鄉,探究少數民族諾蘇人(彝族人的一支)半個多世紀以來「漢化」,或所謂「追求現代性」過程中,遭受到國家霸權、市場經濟的威逼懷柔,年輕人不自覺地被「逼下涼山」,捲入改革開放狂潮,青春闖蕩,最終卻僅能帶著海洛英、愛滋病回故鄉,陷入另一次歷史輪迴。

 

  歷經10年、長達20個月的田野調查,劉紹華這位年輕女性人類學者,勇敢跨入偏遠山區,紀錄諾蘇族人的這個歷程,寫了一本書,名叫《我的涼山兄弟》。這是她十年磨一劍的心血結晶,也是身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具體實踐。

 

  這本書以現代化與全球化為時代背景,將海洛英與愛滋比喻為諾蘇男性的成年禮,生動鮮活地呈現出諾蘇族在城市流動的青年與吸毒者的生命經驗,和中國過去一世紀的鉅變交織在一起,從中揭露少數民族文化的延續與斷裂。

 

  在涼山徹底隱沒於現代化洪流之前,這部書也許留下一個可能即將灰飛煙滅的時代紀錄。作者希望通過這本書,讓諾蘇兄弟的生命能廣被認識。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作者:劉紹華

由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機場日前電腦系統故障,航班資料僅靠手寫白板,有旅客錯過航班感到失望,你認為機場處理手法是否妥當?►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