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16
再談熔斷
A股無熔斷機制了,是否就不用跌或可以跌少了,似乎不是,上證B股跌了8.06%,上證380指數挫6.75%,滬綜指跌5.3%,滬深300挫5%,創業板則跌6.34%,一樣出現千股跌停,是否沒有紅綠燈的交通,就會更暢順?會,飛車黨話會。
有人謂熔斷會產生磁吸效應,即是連不想沽的也提早沽,怕蝕底嘛!的確,磁吸效應即是人沽我沽,人買我買,「羊太」嘛,但沒有5%、7%的線是否就沒有「羊太」呢?《金融界》昨天在沒有熔斷情況下,繪出了張每分鐘的漲停,跌停統計圖,從圖中可見磁吸效應果出現跌停股數在250隻區間時,跌停股數未見急升,跌停股一多於500隻,就見跌停股急升,在不足一小時內,跌停股就增加了700隻,這可否說成是磁吸效應就是「跟風」,話之你有沒有熔斷?你見到全街都沽你能「沽」不動心?
信息披露 應該做得更全面
市場上亦有不少文章評熔斷機制的思路有問題,以下文章的作者叫王群航,見《金融界》基金,為免被指斷章取義,全文如下:從之前的宣傳來看,熔斷機制的核心優點,理論上在於能夠給出更多的時間讓投資者進行思考。但是,經過這幾天的市場檢驗,本號認為,那個所謂的「思考」,其實可能是一個悖論。
簡單來看,一天有24個小時,交易時間僅僅只是4個小時,思考的時間已經夠多了。如果要讓投資者有更多、更足夠的思考時間,在信息披露方面進一步做到更及時、更全面、更準確,豈不是更好嗎?
最為重要的,這個「思考」其實是個悖論。影響市場行情的信息有三種:利好、利空、一般性消息。這裏就以大家這次充分體驗到的利空為例來剖析一下「思考」的悖論症結所在:當一個利空消息出現時,投資者的應對策略就是賣出股票。如果給了大家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將會有甚麼樣的結果呢?會把利空思考成為利好嗎?如果不會,那麼,結果還是只有一個:賣出。規避風險。
因此說,當市場上有性質明確的消息出現時,即使有再多的時間思考,也不會改變該消息的性質。對於任何一個理性的、成熟的、理智的、有基本常識的投資者來說,此時已經不再需要過多的時間去思考了,更何況股市行情的走勢也會給出大家明確的結論提示。
消息性質不變 影響屬必然
四天兩熔斷!中國的投資者已經充分領教到熔斷的威力了。熔斷機制,讓投資者切膚、切腹地體驗到了流動性被滅絕的恐怖、恐慌、恐懼,在此之前,是大家不顧一切地搶賣:1月4日,當股指從5%快速發展到7%跌熔斷時,8分鐘時間內,平均每分鐘成交20.59億元;1月7日,當股指從5%急速走到7%跌熔斷時,3分鐘時間內,平均每分鐘成交47.05億元。第二次的跌熔斷停止交易,時間比前次減少不止一半,成交量比前次放大不止一倍,投資者的極度恐慌情緒由此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熔斷機制現在來看具有放大風險、擴大恐慌、加速下跌的負作用,因此謹慎建議:可否考慮暫緩執行?
各位投資者,你昨早可有想過恒指一開就穿二萬?經過整個周末思考噃,都想不到?想到了,又可會想到今天恒指會不會有大反彈?就算你想到了,可會想到其他投資者又會怎想怎做?你肯定不知,所以之前一晚無論有幾多小時,你都可以去想,但你要反應的,是在開市的幾小時內,其他投資者的投資行動,藝術表演者謂,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其實除了十年功外,不要執生嗎?索羅斯講投資就是:反應、反應,再反應。打的都是現場實戰,不是錄影。
制度唔錯 關鍵在限標位置
如果熔斷是真無用的話,則美、英、日、韓都不必有熔斷機制了,至於限標為何,則是中國熔斷機制中的失誤,如果你有次吃了臭雞蛋,就認為全人類都應不食蛋的話,又是否武斷了點?
1987年10日19日,美股突跌逾500點,帶出了環球股災,傳事後報告有謂,如當時有人拔了交易系統的電掣,就不會有股災了,亦是自該事件後美國推出熔斷機制,今時全電腦化交易你不知幾時有人有「肥手指」,按錯掣,就觸發股災,又或有奸人,沽到夠界,一腳踩下就誘出大跌或股災,而熔斷機制就可以將這個有百分一秒,以至千分一秒之內所出現的「大跌」,給大家個時間去校番好部電腦,不要一開機,又發出自動沽盤,在自動化交易愈來愈多的情況下,沒有個熔斷機制,安全嗎?
橫撇一筆,大家坐的升降機,可知也有「熔斷」機制?如電梯突然斷纜,急速下墜,理論上是有個grip,將電梯grip實,不再下跌,又或者香港的山頂纜車,可有人擔心它會失控衝下山,不用擔心,車長坐著的就是個break,要坐著才鬆break,纜車才可行走,一出事,車長企高,break便立break,車便不動,所以,如車長突然暈倒,持續坐實冇得break時,你才驚,那時乘客只要拉開暈倒的車長便是,以上是我的小學常識考試題答案,今時是否已改進了,不知。傳說是每個站都有個自動掣動系統,MTR則一定有,不用擔心死亡列車飛站。如此這些,你能不用謂熔斷?關鍵是,何時斷而矣!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