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8/2019
如何掃除老千股地雷陣?
在內地投資者眼中,香港股市老千股眾多,受害股民眾多,香港監管機構及市場參與者均受到極大的壓力,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讓香港股市必須重振聲譽。此外,近期在市場上出現若干涉及交易所上市科的特殊負面消息,市場壓力增加,導致香港監管機構加快整改市場。
筆者日前接受證券時報訪問,進行深入討論,相關報告在內地亦刊登了。的確,由於港股市場存在老千股橫行、「僵屍股」長期任性停牌等現象,港交所曾被詬病為不良資產上市公司聚集地。此前有股評人曾列出50家有問題股票,提醒投資者不要買入,因為這50隻股票相互持股,關係錯綜複雜,投資取向看似更非以股東利益為原則,導致公眾投資者一步一驚心!
另外,為應對上市公司股票長時間停牌的問題,2018年5月港交所(00388)又一次修改上市規則,於當年8月1日生效,其中一條細則可謂是專治長時間停牌的「猛藥」:即在新規生效當日已連續停牌長達12個月及以上的,18個月的摘牌倒計時將從生效日期前6個月開始計算,也就是說,這類長期停牌公司如果不抓緊復牌,就會被摘牌、取消上市地位。從時間點上看,今年8月1日是眾多「僵屍股」的除牌大限。
港交所可視個別停牌公司的具體事實和情況隨時刊發除牌通知,給有關停牌公司一個時間較短的指定期限(特定補救期),若公司未能在該特定補救期內恢復股票買賣,港交所有權將其除牌。
按筆者了解,港交所一般按企業的營運、現金、資產、公眾持股問題、企業的審計會計問題等判斷企業是否適合持續上市,如果有保留意見,能否持續經營是重點,如果交易所判斷相關上市公司非常明顯不符合持續上市要求的,就開始走分階段的退市流程。
一家上市公司被取消上市地位,意味著將步入退市進程,對投資者來說,手中的股票可能會「一文不值」。對於8月以來有多家上市公司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這一現象說明上市並非一勞永逸,上市後更要經得起外部的誘惑,並進行正確的戰略選擇,否則難成「大事」。而對於被取消上市地位的公司來說,大多都竭力想保住上市地位,希望「死而復生」。不少上市公司為進一步保護全體股東權益,尋求恢復交易,已提交港交所上市覆核委員會作進一步及最終覆核,不少企業正採取所有措施為復牌創造條件。不少申請人提交一切可供證明符合恢復交易的證據,懇求交易所上市覆核委員會予以覆核,期待委員會充分考慮到申請人自停牌以來的全面改革,落實各項復牌條件及增強申請人業務及營運能力。筆者也觀察到,不同的申請人也相繼公告已向港交所提交復核申請,希望還有翻盤機會。
參考香港交易所的報告顯示,交易所都列明復牌的條件,筆者列舉部分如下:必須解決香港證監會發現的問題、對核數師發現的潛在違規行為進行法證調查、刊發財務業績及具體解釋審核保留意見的前因後果、分析對企業的指控並進行適當調查、證明不存在有關管理層誠信操守的問題等。
無可否認,港交所作為上市公司的前線監管機構,有責任維持一個公平有序兼高效率的證券交易市場。為了保障投資者或維持一個有秩序的市場,港交所可以暫停任何證券的交易。若對投資者保障方面存有疑慮,港交所更可要求公司先處理該等關注事項才批准其復牌。交易所報告同時顯示,已有20家公司進入除牌程序。若干公司已進入除牌程序第三期,部分則進入除牌程序第一期。此外,長時間停牌也不少,這些公司如果停牌時間超過規定時限也有可能被除牌。看似監管機構正大刀闊斧清理交易所的老千股,投資者必須靜觀其變,不宜輕舉妄動。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