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2020
風險避無可避 現金短暫為王
過去的一周,投資市場風險避無可避,大家正盤算著未來日子如何過。目前,歐美的形勢和內地於1月底至2月初的情況相若,惟當時內地雖然經歷疫情最嚴峻時刻,A股跌勢遠沒有歐美股市現時跌的傷,現時市場恐慌引起避險需要,不過市場的避險選擇時間變得極短暫,幾乎天天變。若避險的資產每天都發生變化就不能成為「避險」了,不如持有現金。環球資產頓失方向之下,持有美元現金比別的資產要好,畢竟現在除了美元,已經沒有甚麽是不跌的了。
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貨幣等在今次疫情中亦未能「免疫」。黃金僅可作短暫避險,貨幣方面,由於疫情在全球爆發,貨幣對沖性大减,與其以不同貨幣作對沖,不如鎖定一種貨幣,例如美元。
回看以往發生的大型金融事件,包括2007/08年金融海嘯及1997年的金融危機,就亞太金融市場而言,假設市場震盪能結束的話,股市仍是一個投資選擇,特別是一些與內地政策相關、科技、在綫相關的板塊。今次疫情是對全球化的一個衝擊,將會令全球金融大洗牌,對此要有足够的重視。現時多個國家封關鎖國,仿佛回到幾千年前,各國發展須靠自身國力,誰會是大贏家?筆者估計在疫情震盪及疫後重建期,計劃經濟或有一定的作用。
港股近期被受美股拖低,A股走勢向下亦有影響。疫情擴散超出此前大家的預料,投資者處恐慌狀態,令原本處於經濟恢復期的內地也受外圍震盪影響,畢竟現時全球多國要封關應對疫情,稱得上是史無前例的情况。內地股市近期受壓,亦與今月復工率不如之前預期高有關,投資者亦憂慮萬一出現更多外地輸入的確診個案,會掀起新一波感染。
因此,現時投資者持現金為主,未入市宜等一等,至於已有貨的,可考慮趁反彈减持。雖然港股早於歐美股市在2月已開始下調,現在有機會跌少於歐美股市,但是否值博大家還是要衝量一下風險。目前,疫情對經濟衝擊和2008年金融危機完全不一樣,2008年可以通過貨幣工具、財政工具來應對修復。不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並不能以貨幣和財政工具可以解决,屬全新挑戰。近日海外市場大跌,不少海外市場限制做空操作,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穩定市場,但疫情造成的市場下滑,不能依靠監管限制來改變,監管限制始終對流動性及信心的恢復沒有長遠作用。
受疫情和國際經濟環境影響,香港最新公布的失業率升至超過9年來的最高水平。目前,作為香港基層勞動力主要就業所在的旅游、零售、酒店等行業,正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在經歷大半年的社會問題後,香港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經濟環境動盪的衝擊。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一些香港企業難以承受壓力,只能選擇裁員。位處香港的大家,都需要準備好迎戰未來嚴峻的挑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