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2013
中港台的中產焦慮症候群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預算案,引起的反響不大,但他的一句「我也是中產者」,一石激起千重浪,全城嘩然。以財政司司長年薪四百多萬港元,月入三十多萬港元,卻自稱是「中產者」,難怪香港眾多為生活掙扎的「夾心」階層,都要怒吼了。
甚麼是中產者﹖「中產」有個「產」字,自然與財產有關。從經濟出發作階級分析,來自馬克思,他筆下的布爾喬亞 (bourgeoisie,即資產階級),在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成為了剝削者,而被剝削者則是無產階級。那些既沒有剝削別人,也沒有被人剝削的,馬克思稱之為「小資產階級」。
過去的「小資產階級」,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中產者」,但含義已遠為複雜。既有舊的小資產階級,包括農民及工商業的個體戶﹔也有新的小資產階級,特別是優薪的白領階層。事實上,「中產者」一詞,源自美國經濟學者米爾斯(C.Wright Mills)在1951年出版的《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一書,把中產階級界定為包括企業經理、高層技術人員、政府機關和企業辦事人員、商店普通銷售員等。
至於香港,若據匯豐銀行經濟師的分析,謂香港只有三個階層,即富豪、中產者和基層人士,那麼若以香港房價來看,豪宅動輒過億元,新建樓宇呎價也近萬元,能稱得上富豪至少要過億元財產,而財政司司長年薪四百多萬也未必有此身家,難怪他自稱是中產者。
一般的看法,據港府統計處的定義,月入一萬至四萬的住戶稱為中產戶。但「中產」定義也不能只看入息,還要看他住的是甚麼房子,其消費模式和生活模式又是怎樣。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便以動態的「處境」分析階級,而所謂「處境」,主要是指在市場機遇的定位,而關鍵是人們的身份地位,包括生活方式和社會聲望等。所以財政司司長說他口中的「中產者」指生活方式是可以成立的,但他以飲咖啡來界定卻又顯得啼笑皆非了。
內地對中產者界定,也可應用韋伯的方法。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李強,便曾就內地的中產者提出3個標準,包括在經濟上其收入和生活狀況居於小康水平;在職業上近似於白領群體;以及在知識方面,受過較好的教育。而這3個標準,可適用於4 類人:傳統幹部和知識分子階層;20至30多歲的高新技術人員;效益較好的企業職工﹔以及個體戶。
其實不管是香港、內地以至在台灣,中產者面對許多生活困擾,對職業保障、住房、醫療、退休、子女教育等,都有很多擔憂,引致焦慮,產生一種集體性的「焦慮症候群」。早在1926年,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已將焦慮與工業資本主義相聯繫,分焦慮為三種,一種是道德性的,源於良知的內咎﹔一種是情緒性的,屬於自我壓抑﹔還有一種是客觀性的,與潛在威脅有關,正是今日中產者的焦慮。
香港和內地的中產者產生焦慮不足為奇,奇在台灣的平均收入比內地高,貧富差距比香港低,中產者何故也有焦慮﹖說穿了,不外是大企業的壟斷日益膨漲,中產者向上爬的機會不斷減少,向下流日趨普及,人生希望幻滅了,焦慮因而出現。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