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014
政治對話的認同與互信
香港特區政府與「學聯」代表於周二進行政改對話。港府代表5人,以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為首;學聯代表5人,以秘書長周永康為首。
林鄭月娥總結發言時表示,這次對話有建設性、有意義。她承認部份人會對政府的回應失望,但作為負責任的官員,必須指出工作框架,否則政改只會走冤枉路。這些說法並無新意,唯一的新意,是政府願意向中央提交「近期事件匯報」,就本港發生的事情及市民訴求向國務院港澳辦提出,讓人大作參考。
學聯方面,秘書長周永康的總結指出,政改關乎尊嚴,港人沒有平等的政治權利,希望政府能拆下路障,令民主在香港植根。另外,他更表示政府未有正面回應如何解決當前危機,也擔心政府提交的民情報告是否有效,或只是拖延時間的「虛招」。
無可否認,這是一次政治對話,能否成功,取決於雙方能否建立認同與互信,這是香港走向和諧穩定、有待澆灌之花。所謂認同與互信,其基本內涵應當是學生與港府之間,彼此存有善意而非惡意、走向合作而非對抗的態度。
從這次港府與學生的對話來看,彼此的認同與互信,顯然仍遠遠不夠,不能保證2017年普選的願景最終實現。雙方在一些對政治認知的敏感問題上,分歧仍然很大。加上現時已出現一些外來勢力的介入和干擾,橫生支節與矛盾,令認同與互信不足的問題加劇,有目共睹,目前無論是港府或學生的免疫力和正能量,都明顯不足。
從縱向來看,造成現今雙方在認同與互信問題的根子在歷史,是歷史遺留的創傷。眾所周知,學生的上一代,存有中共管治時的文革陰影,而學生這一代,都或多或少認識八九民運所帶來的歷史教訓。雖然歷史的遭遇已事過境遷,但心理的創傷依然隱隱作痛。
從橫向看,造成雙方在認同與互信出現問題的最大障礙是政治,雖說是「一國兩制」,但港人對內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不少人是採取不信任的態度,惟恐內地「一制」,會同化香港「一制」,這是中港兩地政治制度差異所形成的矛盾。學生顯然對「一國兩制」充滿質疑、困惑和偏見,因而產生抗拒心理。
另一方面,港英政府在香港的殖民地管治,長期進行反共教育,這種反共意識也催生一些年輕人高揚「本土精神」,甚至有「港獨」意識。加上社會日趨功利的生態,對政治對話的認同與互信,同樣起著破壞作用。這場社會運動具見形形色色的面孔:信口雌黃、不擇手段、感性替代理性、野心替代良心、利益替代道德等例子比比皆是,令人慨嘆!
當然,造成這種現象,傳媒也有一定責任。傳媒最容易影響公眾的價值取向,特別在信息社會,傳媒最能形成社會輿論。可惜一些傳媒在所謂「新聞自由」的幌子下,缺乏應有的公正性,為了利潤,經常推波助瀾,引致社會混亂。而無論如何,政治對話如有成果,在乎雙方都要有包容之心,在相互瞭解、相互合作中增進認同和互信,站在維護全港市民整體利益的立場上,處理各類問題,權衡利弊,千萬不要敵我不分,把對方當敵人。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