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2021
港府發放消費券的利弊
港府的消費券計劃已正式使用,約550萬名在首兩周以電子方式成功登記的市民,如今應已收到第一期2000元的消費券,意味合共有額外110億元的資金可按各自喜好消費,吃喝玩樂,悉隨尊便。
對市民來說,派發消費券肯定不及派發現金的靈活和具彈性。現金可以儲蓄,而消費券則要限時使用,當然引起不便。好好的錢不用,而要另創新券,加上分期發放,較貴重商品顯然也難光顧。但聊勝於無,沒有市民會拒絕接受。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個星期的《司長隨筆》,指出港府發放消費券的目的有三:其一是讓市民開心消費,助企業激活市道;其二是合力振興經濟,創造更多職位;其三是深化電子支付應用,暢通網絡經濟發展。如今且逐一分析,究竟發放消費券後,這三個目的,能否達到?
首先,借消費券激活市道,只可視之為一種短期提振經濟的工具。在經濟不景氣、居民消費乏力之時推出消費券,以期透過提升購買力水平和消費者慾望來刺激消費,只能說是治標而不是治本,也就是說,短期內或會稍見效果,但長期來說,能否進而令生產和投資增長,帶動經濟復甦,則是未知之數。
消費券若能帶動經濟復甦,這在經濟學上稱為「乘數效應」,是中國傳統所說的「勢」。「勢」有「造勢」與「乘勢」之分。發放消費券是「造勢」,而經濟復甦則是「乘勢」。「造勢」是算術級數增長;而「乘勢」則是幾何級數增長。以現時消費券的設計特色,因為具有使用期限,自會促使市民在近期消費,但消費甚麼,則是關鍵所在。
(資料圖片)
依筆者估計,市民收到消費券後,消費多是食品、日常用品之類的必需品,或是用餐,多是缺乏需求價格彈性的商品,短期內其需求數量基本不變,只是「造勢」,難以「乘勢」,「乘數效應」偏小,只能短期達到財政司司長的激活市道目標,卻難言會振興經濟的理想。
消費券發放的「有限使用期」,已是具有先天不足的毛病,多半只能帶來短期的消費增長,但過去的經驗得出,若消費券令市民消費的信心陡增,經濟數據從低谷反彈、趨勢逆轉,也未始沒有先例,但其先決條件,反而不是經濟,而是政治。也就是說,提振消費信心,需要市民對政府施政滿意,深信政府能紓解經濟困境,這樣一來,才能將「造勢」化為「乘勢」。但觀乎香港今日的政治氣氛低迷,移民潮有增無減,似乎也很難期望消費券能創造經濟奇跡。
最後,談談陳茂波司長所說的,消費券能令「深化電子支付應用,暢通網絡經濟發展」。無疑,電子交易是現今社會的大勢所趨。若能推動電子交易在香港的普及化,令香港可以更快追上時代,自是上上大吉。事實上,筆者也目睹現今不少商戶為了想多做點生意,已配合今次消費券的安排加裝電子收費設施。但消費券的熱潮過後,電子支付的消費習慣會否持續,也有待商榷。
事緣電子支付的迅速發展,已衍生很多問題和矛盾,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需要立法監管。但香港立法會對電子支付的風險管理,顯然相對滯後,想香港追上潮流,言之尚早。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