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2016
隨機殺人 處於什麼樣的心理?
通常的殺人事件都事出有因,恩怨情仇四字已經可以粗略總結兇手與受害人之間的關係。但當兇手與受害人互不相識,完全沒有任何恩怨情仇,只不過是不幸地遇害,社區便會有重大迴響。
這些情況叫做「隨機殺人」,是從Random Killing 翻譯過來的現代用語,出處可能是因為Random Sampling 譯作「隨機抽樣」。有學者強烈反對這個中文翻譯,覺得「隨意胡亂殺人」會是更準確貼切地形容那種不理性、自我中心、沒有因由的行為。
這些案件最令人不安的是無怨無仇都可能遭遇不幸,這不但令人替死者及家屬惋惜,也令人人自危,覺得世界不安全。
當大家都希望找出兇手犯案的理由時,兩個最常出現的解釋就是反社會人格和精神失常。
有些媒體和專家們會指出這類別的兇手都是一些對世界充滿憤恨,對人類沒有同理心,對法律和道德不尊重的反社會人格。他們非常自我中心,與他人難以建立親密的關係,就算與人交往,也充斥著操縱利用、欺騙、敵意、虛偽。他們也是衝動、不負責任、愛尋刺激冒險。有些論點說他們都是失業或從事非法活動維生,終日沉迷於極度暴力或嗜殺的電玩遊戲等。
於是,處理的策略就離不開及早發現有這些傾向的人士,及早教育他們正面價值等。要是發現得太遲,性格行為已成定局,那就要在他們被捕定罪後,以長期監禁和改過自新的方向去處理。
又有另一些媒體和專家指出這些兇手其實是一些性格孤僻、非常內向的人,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甚至是他們的虛幻世界裏。事後親友鄰居都會形容他們是行為思想怪異、精神混亂,於是責怪精神科服務不足,令他們成為漏網之魚。
但最困難的是他們的精神狀態不是經常如此惡劣的。他們極可能是有濫用藥物毒品的習慣,所以在這些物質影響下才會精神混亂,無毒的時間可能會躲在家中睡覺或隠閉。
事實上,這一類兇手案例不多,所以亦未有足夠的硏究資料去推測那些人會是會成為兇手的高危一族。這兩套解釋可能分別適用於某些案例,尚未可以成為定案,仍有待學者更深入的硏究和分析。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