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2012
「生物金融學」惹起激辯
科技日新月異,金融市場的投資項目亦日新月異,操盤愈趨電腦化,更多專業投資者制定及按照程式進行買賣,令交易變得更頻密,價格波動更大,而逐利的本性使到投資者的貪婪和恐懼加劇,市場更趨非理性。
上述的看法不是我的發明,而是著名美國華裔金融經濟學專家羅聞全教授的看法。近日,《金錢雜誌》(Money Magazine)刊登了對羅聞全(Andrew Lo)的專訪,標題為「Why buy and hold doesn’t work anymore」(為何買入及持有不再有效)。文章在CNN Money網站刊出後,引來大量高質素的回應,留言者大多批評羅教授的看法,但亦有至少部分認同其研究結論。
羅是少數超高智商者,他在香港出生在台灣生活,5歲便由父母帶同移居紐約,中學時「跳班」並考入耶魯大學,24歲便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他現時在麻省理工大學任教及管理金融工程實驗室,把心理學、神經科學、進化論和計量經濟學等結合起來,開創了生物金融學理論。
優秀交易商大腦特別活躍
他否定有效市場假說(EMH),提出適應性市場假說(AMH)。近年,他曾專研交易商們買賣時在呼吸、體溫、排汗、心跳和肌肉活動情況,結論是優秀的交易商們,大腦的感情色彩(也就是羅所說人腦最高級的「人性部分」)特別活躍。
羅的學說和實踐博大精深,但在接受財經刊物訪間時,他亦能夠以最簡單易明的語言說出對市場的見解。
他認為,新世紀後,由於市場已變得太過複雜,投資者不宜再採用「買入及持有」模式,同時投資者往往亦不能在大波動的市場堅持,因此,常是心灰意冷時便投降,損失慘重,他對散戶的建議是分散投資,不僅投資於股票,也投資於債券,貨幣和商品等等,若資金有限,可買入不同項目的傳統投資基金。
價值投資法不信市場效率
一篇專訪的表述當然不會完整,因此,引來留言者批評「羅其實只證明了輸家不能堅持長線持有」、「分散投資應可時賣出呢?最佳做法還是長線持有!」我想,大多數批評者只是看了訪問稿,並沒有進一步了解羅的學說。
我認為,羅不少觀點與價值投資相輔相成,價值投資法就不相信市場有效率,也主張分散投資,也不是單純的「持有不沽」。至於人腦「某一層」的應用與投資行為及投資成績的關係,我們還有待羅教授今後進一步驗證,或者,巴菲特、索羅斯和羅傑斯等價值投資大宗的成功,也在於他們「異常聰明」。
網上文章或同時在網上發表的文章提供互動,可惜,在逾百個留言之後,未見羅作出回應,但畢竟刊登的只是一篇訪問稿。
我喜見讀友們對普京及俄羅斯政局提出不同的看法和交流。在觀察國際問題時,我早已跳出了「忠奸」的規限,較著重「是否有效益」,因此,對於普京這類強人,在他們成功時總是有些偏愛,但我也發覺,拒絕交出權力的強人往往難以「善終」,或至少去世後仍然留下不少遺憾!
【你點睇?】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你認為誰將最終當選?►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