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2013
蘋果還要「做低」多少企業?
打從小朋友開始,相信不少父母都會向子女說:「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今時今日這句至理名言,可能要改為「一日一蘋果,巨企遠離我」。
蘋果打從投身於流動設備之後,市場上不少曾經叱咤一時的巨企均已經慢慢變得黯淡無光,諾基亞、摩托羅拉,以至Discman的發揚光大者Sony,全部要陷於蝕錢或銷售大幅倒退的泥沼。
昨日最新消息,上世紀20年代在英國起家、擁有超過200間分店的大型唱片零售商HMV已經申請破產,對於筆者此等在HMV花費過不少金錢、將一個個「歌手」帶回家的70後來說,實在有點唏噓。
蘋果稱得上是著名唱片業零售商HMV申請破產的幫兇。
雖然,很難將蘋果歸咎於HMV皇朝沒落,始終時代是在轉變,唱片變得是可有可無,但從蘋果的營運數字來看,HMV之死,蘋果不是主謀的話,亦必然是幫兇。
蘋果的iTunes每年收入估計高達120億美元 。
根據一位證券分析員的估計,蘋果的下載平台iTunes,每年為蘋果帶來120億美元的收入,遠超過蘋果2004年全公司的收入80億美元。為甚麼是估計?因為蘋果一向為iTunes這隻「生金蛋的鴨子」淡化,沒有透露太多的銷售數字。120億美元是包括了軟件及歌曲的下載收入,以蘋果抽取三成佣金計算,涉及的營運收入就達到400億美元,每年在iTunes上收的錢比李嘉誠在福布斯的身家300億美元還要多。
蘋果染指流動裝置之後,不少企業被逼入窮巷,
筆者想要指出的是,蘋果的出現,的確是顛覆了不少行業,革新為大家提供了不少方便。但同時間,它的出現亦令到市場無形中出現一種「新霸權」,無論是唱片業或是軟件行業,能夠賺大錢的只是極極極少數,最終只有蘋果一間公司可以獨攬大部分資源。
商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筆者對那一間公司生生死死本來不太放在心上。但筆者還是希望市場能夠更多元化,不要讓一兩間企業大到其他經營者均要向它們稱臣才能夠生存下去,這樣被「做低」的,最後只會是消費者。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