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9/2021
想實現財富增值?在香港你要先擁有一層樓
香港社會一直給人富有的印象,然而經濟增長創造的財富果實,事實上並不是每一個市民都有機會分享得到。香港家庭財富的多寡,很大程度由「有樓」或「無樓」主宰,而非依靠收入增長。翻查數據,2003年至2020年期間,香港家庭入息中位數上升70%,同一時期的樓價指數卻飆升超過500%,這不但反映了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現實,也讓我們意識到「有樓」與「無樓」之間財富鴻溝。凑巧的是,正當香港苦無對策之時,中央政府定出了「共同富裕」的發展主調,以逐步消除貧富差距為目標,背後理念很值得「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借鏡,盡快研製出一套專屬於香港社會的財富增值策略。
要幫助港人實現「共同富裕」,就應好好利用香港的市場機制,促進市場的公平競爭,釋放更多市場活力,滿足市民置業願望。因此,我們認為香港的政策施力點,是在房屋領域訂立新「社會契約」,建立「港人組屋」制度。我們建議特區政府承諾給予合資格香港市民一個以可負擔價格購買公營房屋單位的機會,推動整體置業率由目前的五成提升至七成以上,從而讓大部分香港家庭都能夠透過資產升值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港人組屋」的目標,就是要拉近「有樓」和「無樓」的貧富距離,讓更多「無樓」而租住在公營房屋的階層,都能在可負擔的價格下,擁有自己的居所。
「組屋」的概念源自新加坡,有關政策為當地社會帶來長期繁榮安定,實現置業率超過九成,且有八成居民生活在政府以低價出售的約110萬個「組屋」單位中。因此,我們認為應參考新加坡模式,落實「港人組屋」政策,改變香港目前以出租為主的公營房屋制度,滿足通過擁有產權獲得生活安全感和資產增值機會的房屋主訴求。
目前香港有超過三成人口居於出租公屋,但公屋單位無法流通,因而鎖定了巨大的土地價值,再加上,居屋未補價二手市場仍受配額限制,難發揮真正流轉潛力。因此,通過全面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讓公屋居民以低價購買居住中的單位,為低收入家庭創造財富,由「無資產者」變成「有資產者」;同時放寬公營房屋二手市場以增加流轉,提高利用效率,實現公私營房屋市場相對分隔,是落實「港人組屋」政策的切入點。
要實現每一個香港家庭都能擁有自置物業的理想,為全民創富,除了要重推租置計劃,更要積極開拓新土地,增加可負擔房屋供應。香港目前的城鎮化比例只有20%,遠低於新加坡的70%,落實大規模城鎮化將是增加整體土地房屋供應的突破口。至於具體落實方式,政府應全力加快新界各個新發展區的建設進度,盡快落實「明日大嶼」等大型填海項目,為未來市民的置業需求和香港的整體發展建立豐裕的土地儲備。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