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2012
實行中學小班教學 延續教育質素(民主黨 黃碧雲)
政府和教育界透過減少班級人數,改善教學質素,已經是教學界的事實。在1992年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建議將中一至中五的每班人數由40人減至35人;現在亦已在小學實施25人一班的小班教學。目前雖然政府沒有在中學實施小班教學,但很多學校也利用本身的資源,甚至籌募經費,局部實施小班教學,例如把同級5班,細分為6班、或將班內的學生按成績分成若干組別上課。有些中學已進行小班教授通識教育,或提高同時以英文和中文授課的「雙語班」學生的英語能力。
本港鄰近地區因應學生人數減少,在中學階段實施小班教學愈趨普遍。台灣教育部因應學生人口下降的現象,於2008年規劃了「精緻國教發展方案——國民中學階段」計劃,統一逐年降低國民中學班級學生人數,自2009學年起中學一年級以34人編班,逐年降低1人,至2013學年降至每班30人。澳門和內地多個城市也按個別條件,在中學階段逐步推行小班教學。
教育界要求透過小班教學,改善教育質素,是正面的要求。在學生人數減少下,教育界希望因應環境實施小班教學,既可提升教育質素,同時解決縮班問題,穩定教學環境,是很合理的訴求。政府當局不應把教育界對小班教學的訴求描繪成只關心保住教師飯碗,不顧教育質素,因為這只會分化社會意見,無助理性解決改善教育問題。
英國倫敦大學學者Professor Blatchford在2008年發表的研究論文,探討中小學的班級規模對課堂互動和學生行為的影響。他發現了不論是在中學還是小學,隨著班級人數減少,不單教師對學生的個別照顧增多,老師和學生的教與學互動亦同時增加。當班級人數增加,學生在課堂的參與也減少,結果對成績較差的中學生影響最大,假如一班人數由15人增加至30人,這些學生在課堂分心時間將增加一倍,小班教學對照顧成績較差的學生有很大的幫助,較易解決學生的學習個別差異。
學童人口減少,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共同趨勢。以往在小學的情況,由於有關小班教學的爭議持續近5年,加上同時縮班殺校,不但教師團體發起抗爭,學校之間亦出現了惡性競爭,為教育界帶來極大震蕩。直至政府落實小班教學政策,小學的教學環境才得以穩定。目前中學學童人口減少,政府堅持採用縮班的方法解決,教育界多年提倡小學和中學小班教學銜接,如今適逢新高中學制教育改革和教學語言微調實施的時候,為中學小班教學製造爭論實在沒有必要。政府當局應該以顧及教育質素為首要任務,落實中學小班教學,以其餘精力解決更多的教育問題。
從2002年至2007年,政府和教育界就小學應否實施小班教學出現爭論,最終到了今天教育局回應了教育界及社會的建議,實行了小學小班教學。筆者促請政府當局積極回應目前教育界的合理要求,讓小班教學在中學實行,延續優質教育環境。
《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黃碧雲》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