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2010
上海的城巿記憶:石庫門里弄
十九世紀中葉,戰亂令上海租界人口劇增,住房問題突出,這種外牆面多用清水青磚、紅磚或青紅磚混用的毗連式房屋建築應運而生。雖然吸取了歐洲聯列式住宅形式,以節省土地資源,但建築單體則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住宅對外較為封閉的特徵,建築有前後天井和客堂,樓上有安靜的內室,還有左右對稱的廂房。雖身居鬧市,但關起門來仍可自成一統。由於總是有一圈石頭的門框,門扇為烏漆的厚木,上有銅環一副,這種式樣的建築被上海人稱為「石庫門」。在上世紀30年代,上海約有20萬幢石庫門房子,占了當時上海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到1949年,上海共有9214條石庫門里弄,建築總量達到208萬座,「石庫門」成了上海傳統弄堂住宅的代名詞。
在改革開放前的公有制時代,為應付上海人口膨脹,緩解住房建設不足的矛盾,居民住房分配制度將石庫門里弄瓜分得支離破碎,變成了「七十二家房客」的居所,居民各佔斗室,灶間(廚房)和厠所成了公用場所,有人拆頂加層擴大空間,甚至有人在閣樓開「老虎窗」改善採光,為解決在上海巿民「居住難」,石庫門曾立過「汗馬功勞」,發揮過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裡,石庫門里弄,即是市民生活的平台:菜場、米店、醬油店、修鞋攤、坐堂的中醫、牙醫、寧波裁縫鋪能夠滿足方便居民生活的需要;老人在天井小竹椅上讀報紙,家庭主婦在水喉邊議家長里短,學生放學後在後門口埋頭做功課或與鄰里隨意玩耍,勾畫出城巿人生活的風情。難怪有人說:石庫門的性格養育了上海的城市性格,石庫門的精細空間養成了居住者的精緻處事方式,石庫門的中西合璧影響了傳統的價值觀念、審美態度和城市理念,磨礪出新的城市人文精神。
由於磚木結構的石庫門建築占地面積較大,又存在傳統設計上高度、通風、採光和衛生設備欠奉的局限,土地資源緊缺的上海已不可能再建造新的石庫門建築。隨着電梯、空調齊備的鋼筋水泥大廈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年代久遠的石庫門建築在一次次的房屋清拆中悄然消失,總量逐漸變少......
科技的昌明和經濟的發展同樣改變了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如讓上海居民作理性的住宅選擇:首選一定是時尚的高樓大廈,而不會挑選殘舊的石庫門!但是精明的上海人已經通過創意開發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經營資源,採用以陝西南路「步高裡」石庫門為代表的原生態保護模式、以淮海中路「新天地」為代表的石庫門商業開發模式、以泰康路「田子坊」為代表的城市更新模式對石庫門建築和文化進行保護傳承,因為這曾是上海城市生活的縮影,城巿邁向成功和發展的印記,也是上海寶貴的城市記憶,更是上海市民的精神家園。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