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2011
與其退稅,不如對奢侈品零徵稅
「納稅光榮」是一句很響亮也很好笑的口號,在日常生活中,具備這種思想覺悟的人恐怕不易找到。縱觀各國臣民,即便是老老實實地繳納了稅款之後,還能滿懷自豪的人實在不多。
海南島為了迎合廣大遊客的心態,推出離島退還消費稅的政策,力圖把出境消費的常客吸引回國內。政策落實不久,上海迫不及待上報中央,希望可以獲得利益均分的同等待遇,鞏固上海作為購物中心的地位。
目前,各地消費稅退還的建議方案主要針對的是奢侈品。倡議的退稅政策,某程度上反映了對進口奢侈品稅收政策的失敗。不論徵收的形式是進口關稅還是消費稅,針對奢侈品的稅收目的無非三項。首先是提高進口貨品的售價,削弱其競爭力,從而保護國內同類產品的銷路,也就是所謂的保護民族工業。其次徵收該類稅項,可以為政府的庫房帶來一定的收入。最後就是要通過徵收奢侈品的消費稅,達到社會財富再分配的功能。
在三項徵收消費稅的目的中,重新分配社會財富一項的功效最弱,遠不及徵收薪俸稅或利得稅來的直接和有效。剩下的兩項從理論上來看應該有效,但前提是消費者要全都留在國內購買奢侈品。但現實卻是,大部分消費者都選擇在境外購買奢侈品,近一點的到香港,遠一點的直接飛到巴黎、紐約。在香港廣東道和中環奢侈品旗艦店外的排隊等著入內的人流,十之八九說的都是各地口音的普通話,足見內地朋友境外消費的意欲和購買力。
如果大家都在境外消費奢侈品,政府便無法通過徵稅,有效提高國內奢侈品的價格,從而起到保護國內品牌生意的原意。另一方面,在境外購買的貨品不需要支付稅金,政府也流失了這部分的稅金收入,造成雙重損失。此外還把零售業帶來的龐大經濟推動作用拱手讓給了境外地區,白白便宜了香港等周邊地區。
透過行政措施和稅務政策去干擾市場,多數都會弄巧成拙。這種情況有點像十年前,政府希望推動消費而徵收利息稅,妄圖把國民的存款逼出銀行,誘導國民增加消費。誰知道為了規避存款利息上的損失,百姓選擇的應對方法不是老老實實地去增加消費,而是參與不同形式商品的投機操作。最終局面始料不及,偷雞不成蝕把米。
中央批准海南島實行退稅政策,應該是想扭轉之前消費稅成效不彰的局面,但是批准個別地區設立退稅區,非但欠缺公平性,後遺問題也不少。某地要求設立退稅區總能找出適當的借口。海南島說要配合中央打造國際旅遊島的國策;上海說要發展傳統購物勝地的優勢;說不定哪天重慶又因「配合」西部大開發的步伐,要求中央特批退稅的項目,接著是石家莊、烏魯木齊和西寧等等亦如法泡制「合適理由」爭取退稅政策……沒完沒了。
與其退稅,不如放掉奢侈品消費稅這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全面放棄奢侈品消費稅,不但有助於鼓勵和刺激國民在境內消費,帶動經濟發展;對實際稅收和民族品牌保護實際上的負面作用也不大,皆大歡喜。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