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2017
結合中醫 對抗流感
本港夏季流感肆虐,公立醫院繼續「逼爆」,程度已由「非常嚴峻」變成「極度嚴峻」。政府雖已有應對措施,但中醫的資源也應是時候從速考慮,長遠來說,仍必須切實解決醫護人手短缺問題。
流感高峰,有公立醫院急症室病人須輪候24小時,才可入住內科病房,而近日15間公院內科病床平均佔用率達117%,其中5間更逾120%。政府已推出即時紓緩措施,但個別措施未必有效,甚至未必可行,例如與私家醫院磋商,要求病床支援,但「買床」會符合經濟效益嗎?即使可買,以現時連個別私院兒科病床也「客滿」,又或30張病床,8成半滿(即只有三、幾張病床閒置)的情況,「買床」成效存疑。此外,要求衞生署醫生公餘時間再到公院幫忙,可能會影響診症質素,對病人也未必有利。
今時公立醫院會公布其他公院急症室的輪候情況,有人就提議「爆棚」的醫院應即時送正在輪候的病人到其他醫院就診,但當中涉及很多醫療風險和責任的問題,而且每輛救護車最多只可載兩名病人,似乎以救護車運送病人也不可行。不過,如各公院急症室輪候資訊更透明及實時,相信會有助病人自行分流及使用公共醫療資源。其實,以今時15間公院「全院滿座」的情況,病人去哪一間候診分別都不大。
面對這「極度嚴峻」的情況,西醫主流以外,政府會否積極考慮讓中醫加入對抗流感?例如組織中醫到院舍替院友治病、容許用流感醫療券看中醫等,都是善用社區內已有的中醫的資源對抗流感的方法。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瘟疫、流感,相信中醫學有足夠的臨床經驗,對抗流感。
全世界的醫護人手都不足,但香港仍有吸引境外醫護專才來港服務的優勢,但每當提出引入海外人才(留意,並非要放寬、降低在港執業的資格及要求),立法會醫護界別的議員及相關團體、組織的代表總會大力反對,不予放行,這樣做不得不令人聯想到他們只為自保行業優越地位,而不理病人多到「逼爆」的苦況。如再不放行,以後醫護界人士就請不要抱怨你們做到「爆廠」,若要埋怨,也應怨你們的利益代表。
對以上急症室資訊更透明、中醫抗流感、輸入境外醫護專才幾個建議,各位政府官員、醫管局高層、立法會醫護界議員及醫學團體代表,你們到底有沒有為市民著想過?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