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8/2018
民生街市 加強優化
申訴專員公署嚴厲批評食環署對轄下公眾街市攤檔的管理手法,以「巡查粗疏」、「跟進不足」、「執管寬鬆」「輕率」、「得過且過」等形容食環署。回應以上批評,食環署必須痛定思痛,改變作風,才不負當區居民及社會的期望。
申訴署主動調查公眾街市的情況後,發現有4類違規問題︰一、佔用公共通道;二、改變攤檔用途;三、營業時間不足及四、分租攤檔。同時,申訴署也發現食環署對街市攤檔的執管亦不足,在巡查、跟進、監管等多方面,均不理想。其實,無論是攤檔違規或街市執管的問題,都源自食環署,若食環署繼續沿用一貫的管理作風,公眾街市必遭市民唾棄,被時代淘汰。
食環署轄下約100個公眾街市,管理近80個濕貨街市及20多個獨立式熟食市場,遍布港九新界,包括正街、鵝頸、北角、田灣、官涌、花園街、牛池灣、楊屋道等街市。申訴署指公眾街市有76%攤檔的租金低於市場水平,凍租近20年,而承租人又可自動續租,減少了其他人租用攤檔的機會,導致公眾街市連年虧蝕數億元,又發現位於同一街市的攤檔,即使面積相同,月租也可相差幾十倍,甚不公平。
在社會效益上,租金收益減少而導致街市連年虧蝕固然是一個重要關注,但街市作為一個民生設施,其實不必太斤斤計較它能否自負盈虧,反應更重視街市能否為當區居民帶來更多購物的方便和舒適,例如場地的衞生及整潔程度,包括通風、去水及排污等。多年來,大部分公眾街市沒空調一直為人詬病,現時全港只有約20個公眾街市有冷氣,豈不趕客又趕販?
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已預留了20億元在未來10年,推行公眾街市現代化,包括加快加裝冷氣,但似乎仍落實無期「歎慢板」。相比於領展轄下類似的屋邨街市,在管理及設施(例如空調)上都已優化,而且做得到,也做得好,為甚麼公眾街市卻偏做不到?
在街市這個緊貼民生的問題上,市民會較關注街市的環境多於政府如何衡工量值,市民的基本要求只是衞生及空調。
至於一些管理細節,例如同一商販承租佔用、多個檔位,就會令街市貨品的選擇減少了,吸引不到市民光顧;顧客愈少,檔販也愈少;攤檔收縮,客又更少,在惡性循環之下,終致街市形同虛設,甚至關門大吉。
因此,對作為民生設施的街市,政府除要督促食環署立即改善街市執管情況之外,更要盡快落實優化街市的環境,而不是單以租金收益,衡量公眾街市的價值。
轉載自: 晴報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