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11
追求有現金流的投資
「方,買哪裏好?」
朋友剛從加拿大回流香港想買房子,他是在九十年代初移民,與香港的情況脫節了,所以問我意見。
話說回來,他才是物業專家。他八十年代創業,做生意賺不到多少錢,但做生意給他不少現金流,讓他從中活用。
買舖、買寫字樓、買貨倉、當然也買房子……
結果是他買入的資產全都升值了,雖然他在95年因移民而把所有物業賣出,錯過了96-97的樓市高峰,賺少了許多,卻也帶著千多萬港元到了彼邦。
過了十多年無憂無慮的生活,兒子長大了,要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買房子。
寫了數篇關於投資物業的文章,引來不少評論。買房子是人生重大決定,買不買是個人決定,又受著許多制約:資金多少、供款能力、個人喜好(買甚麼樣的房子)、年紀高低等。
和人討論買不買房子,跟和人討論是否投資股票一樣,很難。
不過,像朋友曾經因投資物業而獲利的人,他們是十分相信投資物業的做法的。
朋友回來不到兩個星期,已經不斷搜集資料,亦不問現在是否適當時機,皆因他認為物業具自住功能,若果租房子,支付的租金像潑出去的水,永遠收不回來。
供款雖含有利息,但長遠而言,物業自住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房子會否升值跟當地經濟增長有關。我以倫敦為例,別人以東京房價跌佐證,正反映不同看法。
歸根到底,還不是一個地方的經濟增長決定一切。我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抱著非常樂觀的態度,否則也不會把大部分資金買入國企股份。
投資股票,既追求股價上升而帶來的資產增值,亦期望每年有穩定的股息收入,為生活帶來現金流。
投資物業也是一樣,是希望房價上升而帶來資產增值,亦寄望出租房子帶來穩定租金收入,以償還銀行貸款。
只要租金收入多於供樓利息和償還貸款本金,那便有淨現金流了,此投資才叫做成功。
這方法是清崎《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的成功方程式。買入物業、租出,以租金收入償還貸款利息和本金。他第一次以房子作投資,在扣除供款後,只有不到美金100元,但他仍歡喜若狂,因為這區區的100美元,是淨現金流,在他的財務語言裏叫做被動收入。
現在,投資物業每年給他的淨現金流是數百萬美元。當別人仍在說這兩年金融海嘯令房價跌了多少時,他才不管呢。
正如他說:房價跌了還是升了,於他沒有影響。他用的是有錢人的思考和理財方式:追求有現金流的投資。
有錢人如何思考?下期續。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