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7/05/2018

【害人不淺】財仔廣告,比港獨還要毒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有整整十年八載的時間,全香港最大的私人貸款及財務機構,上市公司626是我的尊貴客戶,當時這間公司叫做JCG日本信用保證,控股公司是大馬大眾銀行,後來才改名成為大眾金融控股,由於實在做得太好,後來幾年,連Checkley哥,詠春高手冼國林打骰的永亨信用保證都搵我地協助推廣。

 

 

  咁就煩啦,食兩家茶禮,享齊人之福,又唔可以比大婆知道,點搞好呢?唯有收收埋埋二奶,如是者,相安無事幾年,直至到將整間公司賣掉。

 

  Checkley哥是橋王,永亨針對紀律部隊、中小企貸款、高爾夫球會籍、稅務貸款低息保證、每一次出手都見血,令到市場嘩然。

 

 

  當時的財仔廣告,我們嚴守一條「底線」,就是絕對不鼓勵年輕的消費者、大學生、過度借貸,更加不鼓勵「消費性借貸」,因為真真正正有需要借財仔的,都是在銀行中借唔到錢,例如賓賓、印印、廚師、後鑊、三行工人、一般貸款額都係$20,000-30,000左右,財仔最歡迎的客户,就是著制服的,紀律部隊、由於信貸紀錄良好,有借有還上等人,是最忠心的客層。

 

 

  但去到21世紀,這條底線已經被徹底攻破,蕩然無存。事實上,在低息大環境支持下,借錢消費、投資及周轉的文化大行其道,財仔亦投其所好,大賣廣告,增加曝光率,據公司註冊處顯示,截至2017年7月底止,香港放債人牌照數目接近1,948張,按年升約7%,競爭有幾激烈,財仔有幾好賺可想而知,連使到相關的銀行、信用卡及投資服務廣告超越地產、奶粉、FMCG、藥物及醫護客戶,成為消費最高的廣告客源,廣告消費繼續有增無減,這股港毒,廣告公司、電視台、傳媒、通通是幫凶。

 

 

  「卡數一筆清」、「毋須身份證明文件」、「即借即批」、「毋須現身」、「全部網上申請」,這些洗腦式借貸廣告口號氾濫,換來的就是定力不足的年輕人更容易身陷過度借貸,容易令人墮入「易借易還」的糖衣陷阱。

 

  甚至,當年不少年輕人的偶像,現在由於種種原因(例如:年華老去,冇乜嘢撈),都紛紛出現在這些鼓勵借貸的廣告中,簡直不堪入目,想作嘔。吾從此再冇沾手任何這類信貸廣告,「借錢緊要玩,咪俾錢中介」完全與我絕緣。

 

 

  數碼廣告的衝擊,令不少傳統媒體均要變陣,搶回廣告生意,近年不少收費免費、電視及免費2017年第四及2018第一季的廣告收入相比去年急劇上升,增長主要來自銀行、信用卡及投資服務,其中私人貸款的廣告支出最高,大的財務公司並沒有增加廣告開支,廣告增加是因為多了很多新的財仔。

 

  自從財務公司改條例之後,中介數目大減,所以財務公司主要透過不同類型之廣告尋找客戶。不過實際有利數間大型財務公司,因為有財力透過銀彈政策贏更多市佔率。

 

 

  究竟在香港搞「財仔」這徧門生意,是否有利可圖呢? 

 

  借貸業務是否賺錢必定要看淨息差,即是將利息收入減去利息支出後再除以生息資產平均值,此比率相當於一般企業的毛利率,能反映財務公司的獲利能力。

 

  自從去年政府積極打擊非法中介,並於去年12月1日起正式收緊放債人牌照條款後,中型財務公司減少採用中介渠道,故走到幕前以電視廣告,直接面向大眾,新舊免費電視台均力拓OTT以及網上平台市場。

 

 

  根據消委會資料顯示,三分之一的受訪年輕人平均欠債$37,000,有近六成人過去一年更入不敷支。消委會2017年收到四十多宗相關借款爭拗投訴,有投訴人借十三萬港元,卻被財務中介索取七萬港元手續費,填好申請表就「冇得撤銷」,錢未到手已背負幾十萬元債務。

 

  暑假臨近,不少學生哥求職心切,急於搵外快,容易誤墮求職陷阱。不少入世未深少男少女,為搵快錢向詐騙集團交出身份證及個人資料,騙徒以此向不同財仔借貸,受害人其後再以信用卡透支購買金飾或奢侈品交予騙徒,騙徒最終去如黃鶴,受害人一般損失超過數十萬元。

 

 

  雖然政府表示:「所有報稱涉不良中介的投訴個案,都會交由警方刑事單位跟進。」但黑社會、財仔以借貸滋擾市民,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差佬唔做嘢。前線差人一聽到追債,就認為借債還錢,天公地道,與他們無關,因此不受理。

 

  獅子銀行的SVP親口告訴我,那怕是道貌岸然、身光頸靚、週身碼頭的中產,個個P Loan都有一百萬幾十萬,只要銀行肯多打幾多電話,大把水魚上釣。

 

  當收到任何借錢電話時,要提高警覺,勿誤墮借貸陷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沒有相關資料。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