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6/06/2024

香港大學風波,特首出手太遲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兩個下屬,同一部門,互相卻水火不容。

 

  一日,其中一人走來說事,把另外一人說到一文不值,幾乎出聲叫我炒了另外那個。

 

  之後另外一人又走來訴苦,說之前的人事事針對他,令到他不能順利開展工作。

 

  港大校政風波,拖了一段日子。校長及校委會主席兩人不和,校長不去開校委會,校委會自行提名通過副校長人選。兩邊支持者向外放風,把茶杯裏的風波,變成風波裏的茶杯。

 

  要知道港大不是校長的,也不是校委會的。即使管理層和校委會各執一詞,也應該以大局為重。

 

  怎知雙方互不相讓,風波影響大學管治之餘,又打擊校內士氣,最離譜是傷害港大形象。

 

港大校政風波不只打擊校內士氣,還影響校譽。(Shutterstock)

 

  最終引爆風波的,是副校長的聘任。有人說職位長期懸空,不利校政。此事是校長不作為?還是有大作為並提了人選,校委會不上議程?

 

  結果校委會竟然在校長不知情不在場下,委任10個副校長,其中把德高望重、主推學術研究的王于漸副校長任命去搞籌款,真的不倫不類。

 

  卒之,政府出手介入。其實政府應該早點,在事情未失控前介入。

 

  不過,遲介入也總比不介入好。特首李家超出招,由教育局和教資會聯手成立「調研小組」,調查研究港大運作爭議,提出改善建議。

 

  這樣也好。之前政圈傳出風聲,說港府想成立「協調小組」,如果真的是「協調小組」,就只是去勸勸交,毫無作為;現在以「調研小組」介入,擺明車馬,找出原因並解決問題,凸顯特首權力。

 

  今次香港大學風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問題核心是奪權。校委會有人利用職權,干涉校務。為甚麼說校委會玩嘢多過校長玩嘢?

 

  校長是既得利益者,雖然有校委會制約,但人工高福利好名位強,根本犯不著和任何人玩辦公室政治,亦沒必要玩。

 

  兩個下屬,各有優點,當然也有缺點,但作為主管,看的是他們能在工作崗位中創造的價值,而不是他們在過程中製造的麻煩。

 

  我在工作上,是以霹靂手段、雷霆萬鈞之勢行事的主管,自然容不下這樣濫三下四的告狀行為,立刻召來兩個下屬,三口六面講清楚。我知道這樣做,他們會十分尷尬,但我不管。自此再沒有人敢向我告別人的狀。

 

  這次風波的結局,相信是王于漸教授返回原位,校委會提名的副校長人選大幅減半。這是政治,講平衡。校長和校委會,各打五十大板,因為特首才是權力中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