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0/06/2021

拜登對華政策逐漸成形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美國國會參議院前天通過了《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準備動用2500億美元(約1﹒95萬億港元)來支持美國企業和科研機構在創新與科技應用領域應對中國的崛起,保持美國的領先地位和制定規則的能力。與此同時,拜登總統下令撤銷對社交媒體TikTok和微信的部分禁令,並在昨天(9日)簽署了一個《保護美國敏感數據以防外敵》的新命令,要求商務部長牽頭審查源自外國的軟件和應用程式,以保障美國的國家安全。這份行政命令還特意點出中國,似乎是怕公眾不知道白宮對中國有多麼警惕。其實,這種「小動作」可能也是拜登政府應付國會部分反華議員的自保之舉,因為那些人隨時準備指責拜登政府「對華軟弱」。

 


 

(商務部官網,與雷蒙多Twitter相片)


*「地毯式轟炸」轉為「精準打擊」*


 
  美國參議院與白宮的這兩個大動作可被視為一套組合拳,動用國家力量來支持企業在關鍵領域保持領先優勢是「矛」,全面檢視外國軟件和社交媒體是「盾」。前者是為了更有效地搶佔或鞏固美國在高新科技領域的制高點,讓美國可以繼續利用優勢獲取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實際利益。後者則是採用行政手段,通過所謂的風險評估來阻止外國特別是中國企業及其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政府用納稅人的錢來支持某幾類企業,屬於政府干預性的工業政策,與美國一貫倡導的自由競爭理論背道而馳。美國政客經常批評中國政府補貼國營企業,使這些企業有能力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現在美國自己在實行同樣的政策,這不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嗎?


  新的總統行政命令是對特朗普政府原有措施的一種修正,其目的仍是在經濟領域圍堵中國、打擊中國企業,但因為特朗普當時用的「地毯式轟炸」效果較差,不僅在法理上缺乏依據(美國法院已裁定特朗普政府的部分措施違法),而且在美國社會引起了很大反彈,所以拜登的團隊制定出一個彈性較大的新方案,授權美國商務部隨時可以對中國的某個企業或其數碼產品展開調查並宣布其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然後實施「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這樣做可能在美國引起較小的副作用,同時令一些中國企業擔心隨時被美方制裁。

 
*「全面脫勾」改為「對美國有利就合作」*


 
  除了在宏觀層面的戰略部署,美國政府的多位部長最近也就貿易、投資、貨幣政策等領域的議題與中國高官展開對話,希望在這些領域促進美國的利益。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貿易談判代表戴琦均與中國副總理劉鶴進行視頻通話,雙方「坦誠交換了意見」,也可以說是雙方大體上為今後兩三年的經貿關係前景「定了調」,確認哪些議題可以通過談判達成一致。昨天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應約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通話,新華社的報道提到雙方「同意推動貿易投資務實合作健康發展,妥善處理分歧」。這顯示美方的態度有所緩和,因為特朗普政府以「中美脫勾」為目標,不顧一切挑起爭議,並利用新冠疫情散布對中國的敵意,那時美方完全不可能「妥善處理分歧」。


  這幾次中美高層通話,顯示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開始逐漸成形。在經過安克雷奇的面對面交鋒之後,拜登早期提出的「對美國有利就合作」與「聯合美國的傳統盟友一起對抗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兩條腿。與中國合作是為了取得更大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打擊下,華盛頓希望中國市場能對美國的貿易出口做出貢獻,令美國經濟早日復甦。在國際事務中,拜登政府把中國和俄羅斯當作最大的競爭對手和外部威脅,下決心在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的各個領域聯合盟友,主動發起攻擊,抵消中國和俄羅斯的影響力。身在英國的拜登將利用七國峰會來協調西方盟友下一步的戰略部署,以便讓聲譽大不如前的美國能在盟友的支持下繼續做國際霸主,維護西方制定的「遊戲規則」。


  今後一個時期,中美關係在政治層面上不會出現明顯好轉,在經濟上也存在一些未知因素。掌握主動的可能還是美方,但受制於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下降,白宮的決策人恐怕也會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

 

撰文:張少威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沒有相關資料。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