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3/08/2024

看奧運比賽,想中美競爭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巴黎奧運會圓滿結束,運動員的奮勇拼搏、卓越表現,不僅帶來了多項世界紀錄和奧運紀錄,為運動員本人及其祖國贏得榮譽,同時也讓全世界的觀眾看得熱血沸騰,給社會注入巨大的正能量。這應該是舉辦奧運會的真正目的,同時也代表著奧運會的主流。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奧運期間也出現了噪音和負面新聞,其中一些涉及政治因素,甚至延伸至國與國之間的激烈競爭,而最受關注的可能要數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獎牌之爭。在本屆奧運會上,中美兩國遙遙領先所有參賽國家和地區,各自獲得40枚金牌,只是美國在獎牌總數上比中國多出一截(126 : 91)。

 

  由於美國政府將中國視為地緣政治上的最大競爭對手,冷戰思維也被美國人帶入體育領域。奧運會開幕之前,美國反興奮劑委員會就無中生有抹黑中國運動員,極力在國際輿論場散布謊言,導致中國游泳運動員被「另眼相待」,不得不接受很多次超出常規的尿檢,客觀上影響了他們的身體恢復和競技狀態。這些美國人視奧運比賽為「零和遊戲」,不擇手段地干擾中國游泳運動員,以便減少中國隊員奪取獎牌的機會,這是因為中國擁有潘展樂等超一流游泳選手,他們是與美國運動員爭奪金牌的最強對手。面對美國有預謀的干擾,中國運動員心態平穩,靠真本事在泳池中戰勝了對手,完美展現了奧林匹克格言所倡導的目標——更快、更高、更強。中國運動員贏得的男子4x100米混合泳金牌,在所有游泳比賽項目中,被認為是含金量最高的一枚,它代表著一支隊伍的整體水平,美國在這個項目上已經連續獲得10屆金牌,但這個「十連霸」因中國游泳實力的提升而沒能延續下去。

 

中國泳隊頂住了藥檢的壓力,贏得含金量極高的男子4x100米混合泳金牌。(AP)

 

巴黎場館成「中國主場」

 

  奧運會的比賽是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直接競爭,客觀上也的確是一種「零和遊戲」,因此容易受到外界政治因素和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看台上觀眾的反應最能證明這點。巴黎奧運會上,在中國運動員有望取得金牌的多場比賽中,看台上都有大量華裔觀眾,他們從始至終為中國運動員加油鼓勁,從不停歇。最後,當獲得金牌的中國運動員站在領獎台上,注視著五星紅旗,隨著《義勇軍進行曲》唱起國歌時,場內大量觀眾一起高唱,歌聲嘹亮,讓人感覺中國運動員好像是在家鄉主場作賽。

 

  這感人的一幕出現過多次,至少反映了三個基本事實。首先是中國運動員水平高,能夠奪得金牌,令全世界華裔引以為傲;其次是大量華人熟悉中國運動員的競技水平,甚至可能是一些著名運動員的粉絲,所以專門買票到場給自己喜愛的運動員加油;最後也是最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華裔觀眾不論持哪個國家的護照,在場內都高唱中國國歌,說明他們依然熱愛中國,沒有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弟,仍在為中國的成就、為中國的強大而驕傲。

 

後起直追靠經濟實力

 

  如此眾多的華裔觀眾出現在巴黎體育場館,也說明他們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這與中國競技體育不同項目的突飛猛進是同步出現的。當中國的整體經濟實力得到大幅增強,民眾的生活目標和事業追求也出現變化。從經濟方面來看,大量中國人走出國門,去世界各地打拼,創造自己美好的未來。在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很多城市都有華裔居民,多數來自中國大陸。他們在跨國貿易、零售物流、金融服務等不同領域發展壯大,其中不少新移民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當年做記者時,我曾在歐洲、非洲、南美洲採訪過當地的華裔企業家,他們大多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從過往的經驗來判斷,這次巴黎賽場內揮舞中國國旗的觀眾中,可能有不少華裔企業家和他們的家人。

 

  中國奧運代表團這次取得的優異成績,也顯示出國力上升,讓中國年輕一代有更多機會做出自己的選擇,家庭和社會也能夠支持他們追求自己的夢想。鄭欽文在女子網球奪得金牌,填補了中國在這個項目上的空白;女子高爾夫運動員林希妤繼馮珊珊之後第二次為中國奪得銅牌,也十分令人振奮。要在俗稱「貴族項目」的網球和高爾夫球取得佳績,往往需要運動員的家庭具有較強經濟實力。中國近年來在這類項目上能取得突破,客觀上是因為已經有足夠的中國家庭能為子女追求夢想提供物質上的保障。一旦中國經濟擺脫眼前的困局,則支持中國體育運動發展的動力會更強,中國運動員未來將有可能取得更多奧運獎牌,在以往「玩不起」的項目上也有可能再次讓人眼前一亮。

 

鄭欽文在網球女子單打奪金,為國家隊在這項目作出零的突破。(AP)

 

體制不同但殊途同歸

 

  說回中美金牌和獎牌總數之爭,中國在金牌總數上一直位列榜首,直到最後一天才被美國隊追平。這既是偶然事件,同時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為美國隊在傳統項目如田徑、游泳、體操等獎牌較多的項目上仍保持一定的優勢,這也是美國隊最終獲得獎牌總數第一的根本原因。美中兩國在獎牌數量上將其他國家和地區遠遠拋在後面,金牌總數第三位是日本,這與當今國際舞台上各國的地位和影響力有相似之處。然而,中美兩國在體育運動的發展上存在體制上的巨大差異,可以說是各有所長,但又殊途同歸。

 

  美國培育體育人才,特別是精英運動員,主要靠學校系統和私人機構贊助,建基於非政府系統的民間力量。換句話說,就是靠家長和校隊(小學、中學、大學),把兒童、青少年培養成國際一流運動員,尤其是游泳、體操、田徑這些以個人能力為主的大項目(日本在這方面與美國比較接近,當運動員達到一定專業水平後,往往會轉變身份,加入大企業變成其「員工」,並獲得企業資助成為職業運動員)。美國和日本都沒有常年由政府出資包底的「國家隊」,而是在每次國際大賽前透過選拔賽來挑選參賽運動員。這種「臨時國家隊體制」的優點是相對比較公平,大家基本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線,避免體育項目主管人員因個人好惡而影響或操控參賽運動員的挑選過程;同時,這種體制促使每個運動員在成長過程中要做出很多選擇,雖然有時也會因為運動員缺乏經驗或判斷失誤而錯失機會,客觀上浪費了人才。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對培養運動員的生存能力會很有幫助,因為運動員較早接觸社會,可以較早選定未來的生活目標,並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中國的「舉國體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在此就不多說了。它的好處是可以綜合、平衡各方面的因素,來制定國家支持的體育發展戰略,並透過長期積累的經驗教訓,來避免在國際比賽中出現失誤,以確保運動員最終取得勝利,為國爭光。但這一體制對運動員綜合能力的培養相對較弱,以往有些運動員從很小的時候就全身心投入訓練,缺少在專項以外的其他知識或技能,退役之後在職業選擇上以及日常生活上遇到較多困難。近些年這方面的情況有所改善,很多運動員非常成熟,自律性很強,訓練目標很明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鄭欽文。她的成功說明,在某些項目上可以有「第二條道路」,只要能讓天才少年脫穎而出,取得優異成績,最終都是國家的驕傲,都能讓千千萬萬國人引以為豪。

 

中國的「舉國體制」能保證運動員在國際賽的表現,但在綜合能力培養方面較弱。(AP)

 

  若經濟條件允許,官民並舉、「兩條腿走路」,可能會令中國體育發展得更快,這應該是未來的方向,沒必要把歐美日的民間培養與中國式的「政府包辦」完全對立起來,非要說哪個最好,因為事實已經證明,兩種體制都能造就「奧運大國」。

 

避免渲染讓事實說話

 

  看奧運比賽時,如果沒有中國隊參賽、沒有香港運動員出場,我基本上不急不躁,換台也無所謂;但如果有國家隊選手比賽、有香港運動員上場,我就立即緊張起來,聯想很多,情緒變化很大,我相信很多朋友對此會有同感。但對於有人故意將奧運比賽與中美競爭拉到一起,藉機用愛國主義之名來渲染中美對抗,或者用批評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升溫」之類說辭來刺激美國人對中國的敵對意識,我則堅決反對。美國人把當年對付蘇聯的冷戰思維套用在中美關係上,這對中國和美國都沒有好處,因為中美對抗只會讓世界更亂,絕不會帶來繁榮和進步。

 

  中國的官方媒體在這方面相對比較克制,「識大體顧大局」,但一些只想賺流量的自媒體卻在不停渲染,客觀上只會令一部分民眾對美國更反感,破壞中美關係的民間基礎。美國一些人按照冷戰思維,一直在與一個假想敵展開競爭,並把這個概念帶入奧運會。我們中國人應該做的是不受蠱惑,不理他們的節奏,專心做好自己,不浪費時間和別有用心的人鬥嘴,只用最好的成績說話。不管競爭對手是誰,都要「打出氣勢,打出風格」,詮釋真正的奧運精神。

 

  這屆奧運會也帶給我很多至今還未找到答案的問題——為甚麼瑞典和法國的乒乓球小將,在面對世界頂尖的中國運動員時能打得那麼瀟灑、那麼隨心所欲?而且還讓世界排名最高的中國名將打得那麼辛苦?那幾天晚上,我坐在電視機前,看到中國隊員落後時我手心出汗。我為中國隊員的頑強意志和良好心態鼓掌叫好,同時也很喜歡他們的對手,因為這幾位年輕人給我們帶來了那麼多令人賞心悅目的場面。我相信,中國下一代的運動員會更加有才華,有能力「整頓職場」的「零零後」,一定可以讓我看到他們更加灑脫的一面。

 

福克納「半路出家」轉做職業單車運動員,在巴黎奧運奪得兩枚金牌。(AP)

 

  這讓我想起美國電視新聞介紹的一位美國奧運金牌女選手福克納(Kristen Faulkner),她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在紐約加入金融行業,為了減輕工作的壓力,她選擇在紐約中央公園騎單車放鬆。哪知後來騎車上癮了,2017年參加了專業車手比賽,並取得令她滿意的成績,於是她辭了投資公司的工作,轉做職業單車運動員。福克納在哈佛讀電腦專業時,是哈佛划艇隊的主力隊員,但沒受過單車訓練。短短幾年的努力開花結果,她在巴黎奧運會上獲得公路賽和室內團體追逐賽兩枚金牌。我希望將來有一天,中國也出現這樣「半路出家」的金牌選手,讓有天賦的年輕人自己做出人生的選擇,「瀟灑走一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