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2013

《我和罕癌搏鬥》愛在求生蒼茫時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李志超是媒體多面手,曾任雜誌編輯、攝影、美術指導、導演和作家,王家衛電影《春光乍洩》的靈感來自他的小說。他其中一部探討同志禁色關係的電影《妖夜迴廊》,由吳彥祖主演,參與過十多個影展,又獲金馬獎提名。陶傑說,李志超像英文指的「奇士(eccentrics)」,孤僻,但有才華。

 

書名:我和罕癌搏鬥

作者:李志超

出版:皇冠

 

  像李志超這樣的一個「才子」,五年前,確診患上世間罕有的腹膜癌,二百萬分之一的機率。在香港開了一次刀,但腫瘤布滿腹腔,要存活,就要到英國找這方面的名醫做手術,而《我和罕癌搏鬥》記錄了他由患癌、到英國求醫、到手術後需要在肚皮開個永久造口的歷程。

 

  書中除了寫求醫心路,也寫情與愛,包括愛情、親情、友情,還有素未謀面,卻同樣為抗癌而戰的網友的精神支持。儘管有些關係不堪回首,如家人的薄情不諒解,舊情人的飄忽態度。

 

  書中有兩個關鍵內容,一是作者和已分手的初戀情人,欲斷難斷的關係。作者是同性戀者,他初到英國求醫,腦海裏就想著重遇舊情人,期望在愛中得到救贖。做手術前,他和舊情人遊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作者向情人說若手術失敗,希望他把他的骨灰撒在普羅旺斯著名的紅泥沙中,彌漫一份既浪漫又傷感的情懷,但舊情人最後離他而去。

 

  另一個重要內容,是「造口人」一章。手術後去除九成癌細胞,但作者的大腸也被切除,醫生替他安上人工造口作排泄用。他請友人拍攝自己身體上的疤痕,對著鏡頭說:「我是個廢人。」那是他有感永遠帶著造口袋後的第一個反應。作者描述抗癌延醫心路,坦率得叫人驚訝。他坦白告知醫生,他是同志,有造口後難有性生活。他到英國投靠弟弟,寄人籬下,他描述了弟弟分毫必計,手術後要他搬走的冷漠對待。

 

  一如其他戰勝病魔的勇士,最後救贖的力量,來自他自己。他一直尋找支持,希望以自身故事為藍本,拍攝半自傳電影《造口人》,還製作了約兩分鐘的短片介紹,參與金馬獎等的電影計劃。他去見評審團時,被問到甚麼是造口人,他拉起衣服,向評判展示貼在腰間的造口袋……。

 

  作者面對人生的態度,就是這樣坦蕩蕩。「希望觀眾看到面對求生的蒼茫時,主角怎樣從在絕望中找希望,救自己,從而更珍惜生命。」

 

  早前作者癌病復發,到英國再做手術,正在倫敦休養,但心態已和五年前不同。他從頑疾中脫胎換骨,由內到外重建破碎生活,從殘疾自卑,到爬起來肯定自己,還坦言:「活著就是勝利。」

 

李志超的「造口人」短片介紹: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