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2014

《如歌年少》孫越的那些年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台灣著名的演技派老演員孫越,香港人大概知道他的不多,印象深刻的大概是他拍過的《搭錯車》,特別是電影中那首名曲《酒干倘賣無》,在香港也流行一時。

 

  但在台灣,孫越幾乎是無人不知。

 

  孫越在台灣共拍超過200部電影,以扮演反派角色居多,老一輩如李麗華等名演員都跟他配過戲。1969年他以《揚子江風雲》獲得第7屆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1983年以《搭錯車》獲得第20屆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10年獲得電影金馬獎「特別貢獻獎」。

 

  孫越的人生最為人稱道的是,他自1981年受洗成為基督徒後,就盡力參與和推動公益。1983年,因為參加了「送炭到泰北」活動,改變了他一生的計劃,此後獻身於傳播福音以及公益活動。同年,因《搭錯車》而在演藝事業達顛峰時期,他毅然宣誓擔任終身義工,服務社會,並且規定自己一年中有八個月必須用於公益推動的工作。1984年,成功戒去長達37年的煙癮。1989年8月22日,拍完《兩個油漆匠》電影後,在董氏基金會召開了「只見公益,不見孫越」記者會,宣布從此退出演藝界,全力投入公益推動。

 

孫越的青春記事

 

  然後,台灣人在銀幕上看不到他,但社會新聞就常有他從事公益的消息。最近,他出版了自傳,所講不是他後半生的公益活動,而是講他33歲以前的青春記事,書名是《如歌年少》,寫他年輕時一些有趣又調皮的往事,其中有超過一百幅進入演藝圈後至今的重要歷程相片。值得閱讀和收藏。

 

  孫越,原名是金字旁「鉞」,祖籍浙江,1930年生於瀋陽,長於上海、天津,經歷過瀋陽的918、上海的128事變,守過蘆溝橋,於1949年隨裝甲兵到台灣,後來因為酒半醉而進了「水牛劇團」,從此開始演藝生涯。他說:「我有個與眾不同的童年及精采有趣的軍中舞台生活,從小到大發生過甚麼事?在茫茫的大海上又遇見了些甚麼人?都在這本書裏。」

 

  這本書記錄了孫越的前半生:他童年在大陸的各地生活,5歲時學京劇,開始與戲劇結下不解之緣;16歲時他考入了青年軍,演過老舍的《國家至上》,排過曹禺的《原野》,而在演黃佐臨的《樑上君子》時,更碰上了真正的職業扒手;到了19歲,加入了裝甲兵當衛生隊班長,來到台灣後進入了「水牛劇團」,開始軍中劇團的生活;在22歲,他遇到了一位「小護士」,他們最常約會的地點是電影院;33歲時,他離開軍中,開始邁向大銀幕發展。

 

  童年的孫越調皮搗蛋,大煙館、澡堂子都是他玩耍的地方,他最羨慕的是拉洋車的坐在街頭啃大餅、喝大碗茶;長大一點,他愛幫人出主意溝女;進了軍中劇團,也盡是演壞蛋角色,上級軍士長這樣說他:「你是個壞小子,但總想走正路。」新婚時為了獻殷勤,誤把太昂貴的美容黑砂糖香皂拿來洗鍋,最後東窗事發只好假裝睡覺了事……

 

  這本書忠實地記錄了那個年代的人事物,以及孫越的青春時光,那段演戲的年少生涯,也讓讀者看到早年大陸和台灣的社會風貌。是一本有趣讀物。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如歌年少》

作者:  孫越

由  麥田出版社  出版

 (天地、商務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機場日前電腦系統故障,航班資料僅靠手寫白板,有旅客錯過航班感到失望,你認為機場處理手法是否妥當?►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