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2015

《國殤》如何理解混沌的抗戰歷史?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全世界都舉行紀念活動。西邊戰場的歷史真相相當清晰,而東邊戰場則真相模糊,尤其是「中國戰事」──八年對日抗戰,一直有國共兩黨不同的記敘與論述,而日本對於侵華戰爭的道德責任則態度曖昧。

 

  在香港,對於紀念二戰終結的日子也有爭議。去年人大通過將9月3日定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香港特區政府罕有地以立法方式,於今年9月3日一次性增加一天假期。但有團體及退伍軍人則認為這一天不能代表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歷史,主張恢復重光紀念日,追悼為保衞香港而犧牲的戰士。

 

  日本是在1945年8月15日宣佈投降的,英國海軍少將夏慤於8月30日來港,恢復英國對香港管治。港英政府由1946年起,將8月30日定為重光紀念日(Liberation Day)假期。到1968年,重光紀念日假期改為8月最後的周一及之前的周六。回歸前香港特區籌委會決定將重光紀念日及英女皇壽辰等殖民地色彩的假期取消,但中英的政治爭拗導致回歸後假期安排遲遲未有定案,連日曆商也因此需推遲編製97年年曆。

 

  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共建政後大陸的記敘和論述,一直指抗戰是中共領導的敵後游擊戰、地道戰和戰爭後期蘇聯在東北參戰取得的勝利,而台灣的國民黨就強調蔣介石領導的國軍的正面作戰的勝利。更多人相信促成日本投降是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在這種混沌的記載和論述中,我們對這段歷史要怎樣認識? 

 

國殤》首本肯定國民革命軍的著作

 

  中國大陸在2005年抗戰勝利60週年出版了《國殤: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一書,主要描寫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8年10月武漢會戰期間,在蔣介石及國民黨將領的領導下,國民革命軍將士在正面戰場進行的大規模抗日作戰。這本書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第一本全面反映蔣介石政府抗戰的專著」。

 

  《國殤》上市後,引發了社會關注,不少學者和專家認為,國軍在抗日戰爭期間進行了大量抗日作戰,僅湖南一地就有長沙會戰等6次大規模的戰役,國軍抗戰的功績是不能抹殺的。由於此書出版正逢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率團訪問大陸和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因此也被認為有統戰意味。此外,這本書還原了過去被中共視為敵人的一些國軍將領,肯定他們的抗戰功績,對這些將領進行了較過去相對客觀的敘述。

 

  《國殤》的作者張洪濤,是紀實文學作家,以寫軍史、戰史見長。原定在《國殤》之後,還會寫抗戰相持階段的第二部《浴血》和以寫抗戰反攻階段的第三部《曙光》,並定於今年抗戰勝利70周年之前出版。2013年,《國殤》配上千張歷史圖片再版。但到現在,第二部與第三部仍未見面世。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國殤: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

作者:張洪濤

由 團結出版社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