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2018
求人不如求己
近日最令市場覺得疑團重重的,是美國媒體披露全球最大對沖基金Bridgewater,在歐洲股市累積高達220億美元空倉。逾200億美元空倉,相當於過千億港元,如果Bridgewater一擊即中的話,歐洲股市甚至全球股市都會必死無疑。
Bridgewater沽空歐洲動機成謎
對於Bridgewater的動機,美國媒體選擇是推敲及質疑,包括提出歐洲股市其實表現落後,要揀沽空對象,理應先針對美股;至於因為政治問題而看淡歐洲經濟的討論,《彭博》專欄寫手直言,股票從來是買盈利,而觀乎2010至2017年期間,以美股為例,企業每股盈利實質增長達8%,比期間經濟增長幅度好一倍;最後,《金融時報》索性逐間公司審視,發現被Bridgewater沽空的歐洲公司,包括聯合利華、波音、Adidas、西門子等,來自歐洲盈利佔比其實少於一半,部分更以美國佔多,部分則以亞洲為主。說到底,他們沽空歐洲之舉,本質上是否看淡美國抑或亞洲,以至全球?這個謎,比每日估市升定市跌,更引人入勝。
市場有贏家亦有輸家、有買家亦有沽家,大戶真正動機,就算他們的高級大客戶也難以理解。大戶意見無疑遠較股評人具備份量,但往往共通點在於既混亂且每每極速變臉。求人不如求己,投資者不如信自己!
轉載自: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