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2010
熱錢下廣東
《熱錢推高成本、珠三角部分企業瀕臨倒閉》的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從10月份到11月初,內地A股市場強勢上揚,筆者認爲這與資金推動有關。按數據顯示,9月和10月流入A股市場的熱錢大約為2000億美元,相當於1.3萬億元人民幣。最近更有分析指囤兵在香港的熱錢達到10萬億港元,準備暗度陳倉,狙擊內地資本市場。對内地而言,隱藏在香港的熱錢的確是一個「計時炸彈」,中央確有防熱錢流入的理由。
參考近期的研究報告,熱錢大約六成進了商品市場,三成左右進了股市。熱錢的湧入,早前讓一些生產物料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以棉花為例,在熱錢的炒作下,就曾出現大幅上漲。從8月初到11月初,短短的三個月棉花價格翻了一番,雖然目前棉花的價格已經出現大幅下調,但棉價的漲勢,大幅推高了一些生產企業的成本,在高成本的壓力下,珠三角一些相關企業已經瀕臨倒閉。
棉花炒起來了,棉線炒起來了,導致布料漲價。珠三角的工廠,在過去是接來料加工的單,出口加工價格沒提高。原材料漲價,但商品的價格沒提高,不少工廠不得不停工。以棉花作為原料的生產企業,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甚至有些已經面臨倒閉。
今年中國交易會裏,有不少工廠是有訂單不敢接,就原因在於原材料上漲幅度過快,國際市場價格又沒有相應提升。有訂單不接,證明了炒作行爲已經影響到內地產業的發展。在珠三角,不僅僅是棉花漲價對棉製品生產企業帶來影響,同樣,熱錢炒作下產生的骨牌效應,也伸延到食品生產和加工企業。
食品企業也因原材料問題,不少被迫停工不敢接單,因為豆、油、糖全部漲價,食品對外出口價格又沒有相應提高,所以無法生產。早前的炒作幾乎涉及各行各業的所有產品。
近幾個月,凡是熱錢能涉足的行業,其產品都捲入炒作的範圍。在熱錢炒作下,如果這種局面不能很快得到遏制,將對內地的實體經濟產業鏈產生不小的影響。
涉及炒作的囤積行爲,由於沒有投進生產,泡沫一旦爆破,這些原材料重新流進市場,一下子市場就變得原材料供大於求,消化不了。屆時,原材料的生產商和服務商都可能會破產。因此,炒作行爲對整個產業有很大的影響。
熱錢話題在香港也引起激烈的辯論。這是一個尷尬的議題,但是究竟錢是從哪裏來呢?沒有人有答案。
《熱錢推高成本、珠三角部分企業瀕臨倒閉》這議題對廣東省企業特別重要。要阻擋熱錢流入内地,香港能做的不多。但是在養好底子方面,香港在某程度上可以對廣東省企業幫得上忙。香港是可減輕熱錢帶來的衝擊。
其實,進入內地的錢並不一定是熱錢,我們不應害怕,若能善用資金,可協助企業發展。在廣東省製造業升級轉型、發展服務業的過程中,香港更可配合國家發展的方向,提供較成熟的金融服務,藉此協助內地由製造業大國蛻變為強國,並使產業鏈由集中中游勞動密集部分,向上游和下游較高附加值部分延伸。
香港未來的人民幣離岸業務還是會有很大的發展,內地也將會擴大跨境貿易結算企業名單。香港作為國際的金融中心,除了提供各類金融服務,逐步發展成為投資內地概念的主要平台,並成為內地首要的境外融資中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資產管理中心,及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點外,還可以與分享企業分享經驗和人才。
當然有人說遠水不能救近火,但是在對抗熱錢衝擊的同時,也應該養好我們企業的底子,這兩方面是沒有衝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