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21
當今新形勢,大灣區發展更顯重要
目前,環球市場依然波動,風起雲湧不穩定因素約隱約現,香港的未來在於大灣區的發展,筆者以往在欄目中亦曾多次談及灣區。在過去三十年,香港年輕人較多往北京及上海發展,當然灣區的發展多了一條路。
我們現在看大灣區,已經不能用五年前或兩年前的角度去看。毋庸置疑,大灣區將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生命線。筆者在四年前接受央視人物專訪時就談到,國際化並非單指依靠歐美市場的國際化,內地市場的開拓亦屬環球化最為重要的一步。在國際市場對接上,香港亦需要考慮及面對不少新挑戰、新發展及新定位。當然,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仍是「一國兩制三關稅區」,但是不少規劃已經上線,假以時日,當區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科技流等,在區內如流水般暢通流動,灣區的真正協同效應才可全面發揮。
(iStock)
為吸引年輕人北上大灣區,真正達致在「1小時生活圈」中,灣區必須建立及強化自身的優質生活圈,吸引人才安居樂業,才能令大灣區全力發展。故此,在區內需要大量休閒、旅遊、養老、醫療、教育、文化、娛樂等配套基建。雖然有關的建設需時,但肯定的是,區內服務業將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
在物流的發展上,區內各方需要加速落實未來的稅務新安排,解决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局限,例如讓香港本地製造的產品,進入內地可以免關稅,當然,同時也需解決北上打工港人的稅務安排。至於最棘手的資金流問題,這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相信在未來一段長時間,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將會繼續往前走。舉個例子,跨境理財通已經成型,年內正式出台的機會甚大。
與兩年前比較,目前環球科技壁壘分明,競爭激烈,當中亦存在不少敵意。若要在環球科技與創新領域跑出,大灣區仍是需要與全國的科技城市群串聯起來,創造國家級效應及競爭力,積極産生協同效應,尤其關鍵。
環球形勢劇變,時間已經非常緊迫,在未來,更需要完善大灣區內的科技流,完善區內的電訊網絡的聯通、科技學術上的互動交流等,一步步去強化協同效應,科技城市間必須互補優勢,開拓發展新空間與新機遇,彼此共同拉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尋找經濟新增長點,完善大灣區的發展規劃,配合內循環的國策,讓香港再次踏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列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