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2010
香港算是個和諧社會嗎?
望字生義,「和」字,「諧」字,以及加起來的「和諧」一詞,好像是「人人有飯吃,人人皆可言」。
從詞源上看,「和」與「諧」,不但詞義相近,而且常在一起使用。字典釋「和」,本身原有「和順、平和、和睦、調和、適中」意思;而「諧」則有「和合、協調、商定」涵義。
《說文》有雲:「和,相應也,從口,禾聲」。「和」字是形聲字。讀音同「禾」,故以它為聲旁;講和必須通過口語溝通,所以用「口」作形旁。「口」作形旁的字很多:如吃、喝、叫、吐、吸、吵、吟等,都把口字放在左邊。何故「和」字把口放在右邊?
其實古時「口」字放左放右都是「和」。《說文》便只有「和」而沒「和」。以口作偏旁的字,一般在左邊,何故如今「和」是依「禾」不依「口」?也許「禾」在「和」字有雙重作用,它不光作聲旁,還能表義。《說文》釋「禾」:「禾,嘉穀也。二月生,八月熟,得時之中,故謂之禾。」
「和」字最早出現在金文,大致在戰國時代,在戰亂下產生。「和」的最早寫法是「龢」,左邊上部由「人」「一」「口」組成,指有個人在吹笙之類的樂器。「龢」下半部是「冊」,指書冊。整個左邊表示一個人在吹笙看書,是個文化人。右邊「禾」字表音。
中國字為象形字,字如畫。把古代的「龢」字當成一幅畫,看起來另有味道。「禾」字在古代指「粟」,後來擴展為指禾苗,即莊稼。或泛指有杆植株,如樹、水稻、麥苗等。整個畫面似是有個人在樹下或田邊吹笙看書,很有文化感。
「和」字反映中國在農耕文明的核心哲學理念,即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則體現在音樂和讀書的表現中,《易經》所謂「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和」字不見刀兵痕跡,更不是現在的城市不見鳥不見樹的景象。
再看「和諧」的「諧」字,《說文解字》謂「諧,詥也。從言,皆聲」。甚麼是「詥」?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解釋:「詥之言合也」。按「諧」字,典籍多訓「和」。《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這裡所謂「八音克諧」,是指音樂節奏的和諧。
另外,「諧」字以「言」為部首,諸解均與講話、語言有關,如寓意和諧的諧音、諧調,寓意詼諧的諧戲、諧謔等,總之體現的是一種平衡、輕松的氛圍。《文心雕龍》作者劉勰在解釋「諧」字時說:「諧之為言皆也」,但「言皆」的表現,並不是跟著別人後面點頭稱是,隨聲附和,而是可以各持己見,達到「和而不同」。
香港社會算是和諧嗎?也計勉強合格吧,真正的「和諧」要有文化內涵,加上音樂感。但香港社會畢竟商業味太濃,文化性不足,且雖有言論自由,有不同聲音,卻多噪音,不算「言皆」。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