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2010
大路人氣疏 小街旺商業
中國的現代化,不少城市都在改造。其中一樣是把舊城中的馬路擴闊,或在新城區中規劃一些一線至八線的大路,加上路旁的綠化帶、單車道、行人道,以及大廈旁的車路,馬路兩邊屋與屋之間起碼有三十至五十米。香港新界的新市鎮也有類似的規劃。
但大家有沒有發覺,多數情況下,這些「新規劃」的商業人氣都不及一些舊街小巷。
現代的中國城市,大家都抄「美國」西方的一套,城市屋與屋之間都是「大道」,這都是放棄了以「人」為本的規劃,城市規劃道路只想以「車」為單位。解決交通變成了「至高無上」的規劃第一原則。
結果,我們人類變成了生活在一幢又一幢像「孤島」的大廈裏,中間是一條又一條外表非常整齊但非常難穿越的「大道」。
人與人變得疏離。
與此相反,北京的胡同、上海的裏弄、香港舊區的小巷,反而人氣鼎盛。所以「有機」地形成一些北京秀水街,上海泰康路、香港「蘭桂坊」、「蘇豪」般的商業小街,這些都不是「城市規劃」的功勞。
為甚麼上海及香港這些保持了「小街」的城市能成為「中國商業中心」,而那些全新規劃的城鎮只有少數室內商場及超市人氣旺呢?
現代城市規劃似乎未有一個「系統」的答案,它只可以從個別例子入手,用歷史、人口去解釋。
其實,中國的堪輿學早有答案。商業買賣是錢銀交易,屬於「陰財」,如果某地方「陽光」、「陽氣」太盛,則不利商業活動,在風水學上,甚至有一定的建築空間「比例」可以計算。
一般情況下,街道小能「招陰」,所以利商業。以上海為例,上海舊城改造時,主要的商業街,如淮海中路及南京東路都沒有擴闊,雖然此舉令到淮海路繼續塞車,但它們的商場則變得更興旺。而在南京西路一段,它們改建時擴闊了路面,人氣便大不如前。
在香港,所有「有人氣」、「潮」的地方都主要集中在香港及九龍的舊區,在新界是找不到一個「新規劃」的屋邨可以成功變「潮」的。
其實這都是一些可以「計算」的術數,只是城市規劃師不懂風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