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016
從基因改造自尋出路
對於基因改造食物的爭議,過去二、三十年紛紛揚揚,持正反意見的人士,各有立場互不退讓。
所謂基因改造,英文簡稱GMO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或 GE (Genetically Engineered),其定義為以科學化的生物基因技術,改變物種的基因排序,從一物種抽取某類基因,移植到另一物種體內,藉此改變物種的特性、品質、形狀甚至顏色、味道、產量及長成期等;例如科學家從北極魚類體內抽出具防凍作用的基因,植入蕃茄之內,以製造耐寒的新品種蕃茄,又或在粟米內加入耐除草劑及抗蟲的基因,以減少損耗,確保市埸供應量穩定充足。
目前全球食物種類中,廣泛進行基因改造工程的,尤以黃豆、粟米、蕃茄、馬鈴薯、棉花、油菜等為主;而黃豆、粟米又會直接或經過加工後製成為豬、牛、雞的主要飼料;這樣看來,基因改造早已俘虜整個人類食物鏈。
支持基因改造食物的一派所持的觀點包括:
1. 提高生產,增加農作物的供應,以解決全球糧食不足的問題。
2. 提高作物的耐除草劑、抗病毒、抗蟲害的能力,可減少使用農藥並同時減低對環境的污染。
3. 添加食物的蛋白質及維他命等營養價值,例如含維他命A的黃金稻米。
4. 改變基因有助研發新品種,調節市場,追求效益。
反對派的重點意見包括:
1. 基因改造食物對人體健康是否構成風險與變數仍是未知數。
2. 基因改造擾亂生態平衡,違反自然規律,破壞地球生物多元化及多樣性的法則。
3. 改造後的作物會發展出相對超強的抗體及免疫力,迫使農民更加依賴農藥,污染生態環境。
4. 經基因重組的食物,從外型或味道上完全無法看穿,令人避無可避,這點對素食者或宗教信仰人士造成徹底傷害。
5. 對某種食物成份呈敏感反應的人士,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掉進了陷阱,後果堪虞。
基因改造食物這個課題實在太大,始終所知有限,我也無法提出一些像樣的觀點,但還是穩守為上,「靠自己、盡做」,例如每次購物,在可能範圍內皆細讀包裝上的標籤資料,如生產商所採用的原材料是「非基因改造」,其產品包裝標籤大多會印上這個全球認可的NON GMO Project標誌:
或者以純文字列明NON GMO。
另一竅門就是選購具備國際認可的有機食品,因為根據條例指引,有機產品絕對不可滲入基因改造的原材料,所以「有機」相等於「非基因改造」,但「非基因改造」又未必一定是「有機」,牢記幾個有機認證標誌,算是一種保障,為自己和家人好好把守著這關口。
美國USDA認證
英國 Soil Association Organic 認證及歐盟EU / Non EU Agriculture認證
當然,齊備NON GMO及USDA標籤則最是安心啦!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