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
此情難再
匯豐宣佈三年內削減3000個本地職位,惹來全港非議,此舉並不只是教人憂慮經濟情況轉差,皆因最差的情況往往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才出現。當然企業理應時刻保持危機意識,但未到「最差」卻已先下手強,只嘆見利忘義,最終落得「無良僱主」的惡名又是否值得?
以往匯豐花了很多資源建立僱主品牌(所謂「僱主品牌」是指員工心目中企業的特色或象徵,亦是企業價值與文化的呈現),強調公司向來以員工的忠誠及事業發展為重,僱員不但可以安心就業,更能憑一己努力拾級而上。卸任不久的匯豐首位華人大班鄭海泉先生便是由低做起,為公司打拼30多年,最後登上主席之位。然而,近年匯豐已打破慣例,屢有向外招聘高層空降,不再只循內部提升,過往優良傳統蕩然無存,如今又為了數字交差而向員工大刀闊斧,所謂「良心企業」虛有其名,之前建立品牌的心血亦已付諸流水。
商業機構向以盈利為目標,在商言商,賺錢無可厚非,但凡事「算盡」便有殺雞取卵之弊。同甘共苦說來倒是輕鬆,試問今日又有幾多僱主能夠做到呢?記得今年中我司上市一週年,為報效同事過往的努力,幾近一成的員工獲發股份以示鼓勵;金融海嘯期間公司業務當受影響,我司亦堅拒向基層同事開刀,最終只有在任高層以三成的起跳幅度減薪,個別幾位更只收象徵月薪,因此其時「10蚊主席」、「10蚊CEO」之名亦不脛而走。
我不敢奢言我們就是良心僱主,但起碼在最艱難的時候,願意以身作則坐言起行。若然當時只求自保,平日琅琅上口的「同舟共濟」、「共度時艱」不過是空話。其實現今社會我不求同事為我賣身賣命,但要他們賣力起碼要將心比己付出八兩。
匯豐人手編制約2.3萬,計及旗下恒生合近3萬人,是僅次於香港政府的本地大大僱主(目前香港政府是全港最大僱主,截至2011年6月30日公務員人數超過15萬人)。由數字可見,匯豐亦算是香港人的米飯班主。香港人對匯豐抱有很大期望,更有數以十萬計忠實股民視之為安享晚年的退休保障,對它有特別的情意結亦在所難免。
所以數年前匯豐股價暴挫,會叫青姐淚灑直播室,由此可見箇中情懷;現在匯豐裁員,坊間已不聞有人為其說項。我和匯豐從來就是萍水相逢,若只是為了其美名經營效益,而借題發難,棄人如芥的行徑,個人而言就更加敬而遠之。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