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1/2015
校長媽媽教自閉兒 面對缺陷發揮所長
從事教育工作的家長,當教導自己的孩子時,會否有不一樣的處理方法?身為幼稚園校長的溫寶儀,已有逾14年幼兒教育工作的資歷,育有一對兒子,七歲的長子患有亞氏保加症。慣見不同兒童、家長的她,對教育兒子了然於胸,積極面對孩子的缺陷,發揮其所長。
溫寶儀說:「近年家長愛問幼稚園學生派去哪些小學?忽略兒童社交和自理能力。」
剛剛出任新學校Mori Lisa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校長的溫寶儀,過去曾在不同學校任職,包括特殊兒童中心、屋、名牌幼稚園或及形容的「大集團」國際學校。一對兒子,七歲「康康」和四歲「禧禧」卻不是讀國際學校,她解釋因為長子有亞氏保加症,較適合本地學校,她覺得要公平,原本讀國際學校的弟弟也轉讀本地學校。
改善社交能力
哥哥康康數學能力高,媽媽只安排他學過珠心算。
溫寶儀指出,亞氏保加症屬自閉症中最易被家長忽略的。「康康」約兩歲時,認字能力高,數字、圖形等詞彙已背誦如流。多年教育經驗令她察覺兒子異常,「他當時已較同齡孩子走快得多,認圖形、講出很多字;兩歲時,就算很冷門的水果如山竹,他全部都識。」她這樣比喻:「一碗飯,舀再多飯也會塌下來;他是一個不正常的碗,所以可以盛更多飯……」
不少自閉症孩子的認字能力很高,溫寶儀曾碰過有孩子的重組句子能力幾達三、四年級。「咁叻,都不是正常……這方面走得太快,另一方面必有所缺失,世界很公平。」「康康」還未正式確診,她已經手培養其社交能力:「多帶他外出遊玩,見多些小朋友,兩歲便讓他上學……那時候,他很怕去人多的地方,會很驚嗌走。」時刻豐富兒子的生活體驗,及至睿康四、五歲時,社交能力已大為改善,會主動與人交往。
家長不要逃避
過去遇過不同能力和性格的兒童,令溫寶儀更能掌握幼兒的學習特質。
她憶述兒子讀幼稚園時,常接到校方投訴,只得無奈接受,「說他周圍走,無心機聽書,亦不吃東西,每天也尿濕……」被同行投訴自己的孩子,她笑道像訓練自己學校的教師般,指導兒子的老師:「原來他有這個問題,不如你問問他(原因)!」她同樣也問過兒子原因。舉例說尿濕,他寧願忍也不如廁,原來怕老師收起自己的玩具。「我便跟老師講,當發覺他有異樣便問他是否需要小便,答應他之後給回那件玩具,試多幾次他便會肯去小便……自閉症的小朋友很得意,只要事件令他很深刻,永遠都會記得。」
她刻意為兒子揀一所沒有同行朋友的幼稚園,校方甚至不知她的工作背景。「不想他受到特別照顧,也要給老師面子吧!我們是家校合作,是夥伴。」當時校方沒有「勸退」兒子,她笑道大概是兒子也為學校贏過數學獎項。「過往見過不少有特殊需要子女的家長,不肯面對現實,好像孩子在校發生問題,常常推說:他們在家不是這樣的,用很多方法逃避;孩子不說話?家長會說是因為傭人照顧關係,我看未必。很多自閉症小朋友,第一個癥狀便是不肯說話。當然,不可以盡指不說話的孩子便有自閉症。」
技巧增反招缺失
兩名兒子的學習能力不同,溫寶儀毫不沮喪:「他失去一些,同時也得到一些。」
說起這代幼兒早為鋪路入名校學習不同技藝,溫寶儀對比自己剛入行那一代的學生,不諱言這代的語言能力更高,「不過自理和社交能力差得多……家長總為一間目標學校鋪排子女學很多,其實學習過程往往失去很多,例如自理和社交等能力。像以前學游泳是三五成群一起游便學識,現在的家長是在泳池旁,手執計時器為孩子操水,沒機會與其他孩子交流……小朋友是一隻碗,你可以塞很多飯入去,當技巧多了,其他地方便有缺失。」她過往也曾勸告家長:「不要過分催谷小朋友,揀適合小朋友的學校,比不停對子女『塑形』以配合某些學校更好。性格天賦如此,何必勉強?」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