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2016
多作關懷 驅走冷漠
日前再有一宗青少年自殺悲劇,若父母、家長能針對生命教育方面做點工夫,方可從這類令人惋惜的悲劇中,為下一代重拾一點正能量。
青少年的成長階段,若缺乏關懷,最終或會導致性格缺陷。
這宗悲劇折射出今時不少青少年及其家庭背景潛在的共同隱患。關於青少年的包括,內向性格、反叛,及較少或沒有兄弟姊妹,而父母的特徵則有雙職、期望過高,及管教對子女所造成的壓力。
昨天本欄才探討過電子產品如手機等對溝通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言猶在耳,今次錯誤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中四學生竟因要在家中打機度日,感到「生活不如意,想去另一世界。」,聽來實在可悲。
今時香港青少年大部分均性格內向,也傾向有抑鬱徵狀。到底是因之前社會沒有察覺,還是現今社會果真如此,不得而知。但無可否認,港青普遍內向寡言,卻沒有這個年齡層應有的樂觀和陽光,再加上他們較少、甚至無兄弟姊妹,若沒有適當的朋輩溝通,便更會令他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至於青少年時期的反叛,相信父母都曾經歷過,也應深有體會,更應該要有同理心去理解下一代的感受。
與今時的居住環境不同,以前的兒童、青少年普遍都在一屋多伙或屋邨中生活,雖然居住環境擠迫,有時要在街頭流連、公屋走廊玩耍,但勝在朋輩眾多,其中不乏社會化(socialization)的陶冶,即使性格內向,也會在朋輩的影響下,減低產生抑鬱的傾向,更多是帶有開朗及積極的態度。今時居住環境雖然普遍得到改善,但社會風氣已改變,連同層鄰居也可以互不往來,青少年若沒有兄弟姊妹,怎會不感孤獨和寂寞?「好朋友」可能就只剩下一部手機,抑鬱、隱蔽也就隨之而來。
若父母因青少年反叛,以為他們「容易學壞」而管教過嚴,甚至禁絕他/她與朋輩交往,更是不懂得他們的心。大家既要「照顧青少年的感受,但又不能完全照顧其感受」,這看似矛盾,其實是希望為人父母者,要因應子女的個性,指引他們,啟導他們,而不是一味的言聽計從,甚至溺愛、放縱。
父母未必能夠改變一些既定事實,但可透過鼓勵並容許子女多參加如童軍、義工等集體活動,以彌補在人際關係或社交技巧方面可能出現的不足,過程中,他們或需要付出勞力與汗水,但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今時父母普遍雙職,親子時間更顯寶貴。關鍵是要有優質的溝通氣氛和時間,多一起傾偈聊天,多一起參與活動,家中關懷驅走冷漠,才可會令青少年珍惜生命,重新散發陽光氣息,驅走自尋末路的陰霾。
轉載自: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