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017
家校同心利教育
雖然培育人才、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是學校的責任,但父母在「養」以外,對子女也有「教」和「育」的天職,父母要高度配合學校,才可以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
社會對培育人才的目標和方向,要有共識,至於具體要怎樣做,都可再研議,而若要像筆者建議的「校本」概念去實踐,細節仍須討論。
然而,在今時教育體制以外,家庭或父母所發揮的作用實在太重要。
下一代最重要的特質和技能,例如誠實、有禮貌、個人衞生,或對學習的興趣、好奇心等,都好應在幼稚園階段學習或已塑造出來,只要不扼殺發展,大部分人都可有正常而健康的成長。
不過,對部分家庭來說,締造個別「教」和「育」的基本環境或條件,的確會有困難。例如閱讀習慣或求知慾等,若父母只空談鼓勵子女閱讀,但自己卻不以身作則多閱讀的話,又或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就難以替子女在學業,甚至成長路上解難,而家庭培育的成效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家長需要抱開放態度,去看學校教育,同時要尊重學校的決定和做法,不要隨便批評學校,而且更要容許、接受,甚至讚賞學校在教育學生方面的專業判斷。
「校本」概念中,教師雖有人生導師(Mentor)的角色,但少有發揮。其實,今時部分學校已推行了Mentorship(「師友」或「學長」)計劃,透過畢業生、校友、家長、退休教師,甚至其他社會人士等校外「人才資源」,擔任學生的Mentor,與學生同行,適時為學生提供輔導或協助。古時有「易子而教」的風氣,今天各中、小學的師友計劃,不妨進一步推廣、落實。
不少歐美國家,如芬蘭、澳洲、美國等,已朝「把整個社會變成學校」的教育方向邁進,鼓勵學生走出課室,善用社會或網上等公共資源去學習,開拓學與教的新天地。香港雖暫未能一步到位,但若學校能積極邀請及善用社會上的人才資源,那對學生、對教育都會是一大好事。
對這類計劃,家長的接受和支持便十分重要,若父母沒有能力教、不願意教,而令子女錯失學好或學得更好的機會,便是失職,父母就應放手讓其他更適當的人去替你教好子女,何況即使父母有能力及願意去教,那也不代表子女就會受教,一些外人的意見,他們反而可能更容易入耳。
要成功培育下一代,還須家校高度合作,而最重要傳達的信息仍是︰家庭和學校,同樣關心年輕人。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