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1/03/2024

蘋果造車夢碎!為何蘋果要放棄Apple Car?全力押注生成式AI是明智之舉,還是另有隱情?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方展策

    方展策

    少年時,曾研習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學無所成,僥倖畢業。成年後,誤打誤撞進入傳媒圈子,先後在印刷、電子、網絡媒體打滾,略有小成。中年後,修畢資訊科技碩士,眼界漸擴,決意投身初創企業,窺探不同科技領域。近年,積極鑽研數據分析與數碼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開發項目;有時還會抽空執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學,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終身學習。

    智城物語

  蘋果(Apple)磨劍十年的造車大夢,終於到了夢醒時分!有報道指,該公司向內部員工宣布放棄Apple Car研發計劃,改為將研究經費投入到生成式AI,震驚全球電動車產業。曾經備受矚目的Apple Car究竟遇上甚麼難以克服的障礙,迫使Apple毅然放棄造車?蘋果集中資源開發AI,又是否明智之舉呢?

 

Apple Car產品定位搖擺不定

 

  2014年,Apple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拍板啟動內部代號「泰坦」(Titan)的Apple Car研發計劃,起初是想創建一輛沒有方向盤、只透過Siri語音操控的自動駕駛車,於是大灑金錢從特斯拉(Tesla)、Google、平治(Mercedes-Benz)挖來熟悉自駕技術的人才,高峰時期研發人員數目逾5,000名,令Apple Car成為蘋果首個有如此多外來人員參與的研發項目。

 

英國汽車租賃公司Vanarama利用蘋果擁有跟汽車相關的技術專利,嘗試拼湊出一輛「Apple Car」的模樣。(圖片來源:Vanarama)

 

  可是,苦心鑽研10年、燒掉逾百億美元後,泰坦團隊卻始終未能造出一輛原型車。究其原委,泰坦計劃主要面對3大難題:首先,蘋果高層對Apple Car的產品定位搖擺不定,從最初的「Tesla電動車的勁敵」,變成「Google Waymo自駕車的對手」,後來又重回與Tesla電動車競爭的定位,結果泰坦計劃經歷幾度停擺與重啟,期間換了4位負責人。由此看來,蘋果自己都未搞清楚要做甚麼樣的車輛,這樣Apple Car豈能不失敗呢?

 

自動駕駛研發難度超乎想像

 

  其次,自駕技術研發的難度太高,就算是蘋果也難以輕易攻關。10年前,Google開始啟動Waymo自駕車測試,當時整個矽谷都相信自駕車很快會普及起來,Apple當然不甘落於人後,隨即展開泰坦計劃。蘋果起初想開發Level 5完全自駕等級的自駕車,即是在任何情況下均可由自駕系統完全操控。

 

  後來蘋果發現Level 5的難度太高,遂把技術目標下修到Level 4高度自駕級別,但這樣還是未能搞定,於是最終定案為Level 2部分自駕等級,預計推出年份亦從2026年押後到2028年。事實上,目前大部分車輛只達到Level 2至Level 3級別,例如Tesla自駕系統被歸類為Level 2;全世界唯有平治通過德國Level 3認證,成功獲准上路,可見自駕軟件開發難度之高確是超乎想像。

 

  回顧公司發展史,蘋果從來不是首個推出產品的廠商,但卻擅長建立產業的天花板,智能手機iPhone如是,MR眼鏡Vison Pro亦如是。然而,汽車產業的天花板不是純粹由技術來定義,而是由法規來釐定,現時自駕車在全球發展停滯不前,正是受到各國法規制肘。因此,即使是Apple也難以憑藉技術優勢來定義汽車行業的天花板,只能乖乖進行路面測試。

 

蘋果於2017年取得美國加州車管局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於是找來一批Lexus RX 450h,安裝光達(LIDAR)和各種感測器,在加州道路上展開行車測試。(圖片來源:MacRumors)

 

造車成本太高導致利潤微薄

 

  更大的難題是,蘋果造車成本太高。Apple Car如要達到蘋果所認定「拿得出手」的標準,內部估計生產成本可能高達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以致利潤遠不如iPhone,不符合蘋果過往的高利潤率商業模式。

 

  研調機構DIGITIMES的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年增率為39%,展望2024年可能下調至29.6%,可見電動車市場增長有放緩之勢。有鑑於此,近期Tesla、比亞迪兩大電動車龍頭相繼割價求售,令市場格局演變成紅海競爭。如此一來,起步較晚的Apple要搶攻市場,產品定價不能太高。對蘋果高層來說,Apple Car已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另一方面,隨著三星、小米、OPPO相繼推出AI手機,蘋果亦不得不加緊腳步,研發具備AI功能的iPhone。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旗表示,假如蘋果無法在2024年內推出優於市場預期的生成式AI服務,Apple市值很有可能被輝達(NVIDIA)超越。

 

iOS 18導入生成式AI功能

 

  《彭博社》於2月28日報道指,蘋果決定擱置Apple Car開發計劃,並將泰坦團隊大部分成員重新分配到AI部門,專注生成式AI研發。蘋果對此拒絕評論,市場則對這項消息持正面看法。彭博分析師阿努拉格·拉納(Anurag Rana)表示,考慮到長期獲利潛力,生成式AI所創造的營收應該比電動車更高,所以Apple將資源調撥到AI研究是正確選擇。

 

  蘋果執行長庫克在年度股東大會上預告,2024年稍後將會公布更多生成式AI的相關計劃。外界預期,Apple將在2024年6月舉行的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表新一代作業系統《iOS 18》,將會導入生成式AI功能,不但有更聰明的語音助理Siri,而且Apple Music、Pages等App也會整合AI功能,屆時或會扭轉AI市場競爭局面。

 

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4年稍後公布更多關於生成式AI計劃。(圖片來源:Apple官網)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你認為誰將最終當選?►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