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4/2024
STEAM | 如何培育創意解難新一代?將GIS納入STEAM教育!加強數據分析、地理空間認知,擴大本地智慧人才庫
鄧淑明
鄧淑明
鄧淑明博士,榮譽勳章,太平紳士,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客席教授,香港土生土長培育的資訊科技界企業家。鄧博士於九十年代創辦 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專門推廣地理資訊系統(GIS)軟件和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鄧博士也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除了GIS本業,鄧博士對ICT行業、電子健康、環境保育、初創企業及智慧城市等經常提出建議,並積極參與多個政府及民間組織,致力促進香港科技及社會事務發展。
鄧博士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廣受認同,並獲多項榮譽,包括:香港大學2009年理學院傑出校友、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美國商會2004年「最具影響力女性獎–年度傑出女青」及2001年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等。
智慧城市5.0
今天世界轉變之快,往往令人無所適從,要掌握世界變化,我們需要培育下一代擁有無窮創意及解難能力。
有見及此,政府在2017 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是推動創科發展的八大方向之一,自此每年都撥款在中小學加強科普及STEM教育,並於2022年加入藝術(Arts﹚元素成為STEAM。而今年2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雖然比以往三年每年向每所小學資助40萬減少了10萬,但仍撥款逾1.3億元資助小學參加「奇趣IT識多啲計劃」,可見政府對此的重視。
STEAM教育的目標在於透過跨學科學習,促進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與實踐技能。雖然教育的宗旨在於作育英才,不宜急功近利,但在投入數以十億公帑下,STEAM的教育成效無疑惹人關注。
如果從高等數學科(即M1和M2進階課程)的報考率這些短期的成果,即香港學生的數理興趣是否有所提升來看,STEAM教學似乎初見成效。再根據香港考評局中學文憑試報考數字,由2017至2023年一直錄得14%至15%,即使到2024年考生總數持續下降,高等數學科不論人數(逾九千)到報考率(18%)都令人有驚喜。
最值得鼓舞的是,在最新的2022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在8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中,香港學生表現繼續進步,數學成績穩居第4位,科學亦由第9位攀升至第7,學生的優良表現確實叫人欣慰。
不過,由於STEAM教育是新興的範疇,本地校方和老師在推行時遇到不少挑戰,如對此領域缺乏明確的基本認知、教師培訓及支援不足等。而且,STEAM教育是要令年輕學子透過綜合跨學科知識,鍛鍊解決現實生活難題的能力,以迎接未來的挑戰,因此內容如何與現實生活連結至為重要。
如何確保課程切合現實生活,或許我們可以從屢次在PISA等國際評核中表現優秀的新加坡所推行之相關措施中得到一些啟示。
新加坡早在2014年特設部門推廣STEM。在教師的培訓中,不單有大專院校及STEM專家參與,更在2022年推出的新項目中,「讓教師在科技行業實習2至4周, 從而加深他們的行業知識與商界及科學界合作,確保STEM教育切合現實生活」;而且政府為每所中學的相關應用學習項目,「配對一個業界合作夥伴,可就課程編排提供意見,以及就創科職業生涯分享經驗」。政府這樣與業界的緊密合作,做法被「高度評價」,實屬必然。
其實,要教育切合日常生活所需,便要掌握城市脈搏。城市每日衍生大量數據,擅長數據分析和具地理空間認知的人才也必不可少。要增進年輕人的空間智慧,我認為有必要把GIS納入 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中,既豐富年輕人的解決問題能力,又可以擴大本地的智慧人才庫,為迎接未來種種的挑戰作好準備。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