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2/09/2024

漸入好景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上周五(30日),9月期指一度升穿萬八點,投資者又再憧憬港股是否已甩難,會向萬九,二萬點進發。筆者是樂觀的。

 

  樂觀,不是盲目,而是有數據的。今時見到美息真有望降,美元將是跌易升難,而阿爺之前的利經濟政策,見陸續推出,並見有成效,中國經濟有望穩而後好。以上所述因由,在今年來,曾多次為文提及,但每次見黎明,又有烏雲蓋日,中港股市再下,但筆者仍是看好死硬派,因黎明即是黑夜已過,日出東方,只會愈來愈光,烏雲終不能蓋日,股市多講文藝無用,看硬的。

 

1)美國似服軟,有求於中國

 

  8月29日習近平會見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這個沙利文是個中國通,曾任克林頓與拜登的競選顧問,在今時白宮職權及信任度上,沙利文是高於國務卿布林肯,可以說是代表拜登。故沙利文訪中,是在布林肯之後,是升格了的中美接觸,亦因此習近平接見了他。市場上有種種傳說,沙利文與中方達成甚麼甚麼的協議,外人怎確切知曉,但這次訪問,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向BBC表示:「這次訪問也恢復了自基辛格以來的模式」,這種模式下,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直接、低調地與中國對應官員打交道,以應對兩國關係中的壓力。

 

  何瑞恩曾在奧巴馬主政時期,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台灣及蒙古事務主任。

 

  何瑞恩所稱的「基辛格式接觸」是指基辛格作為美國總統尼克遜的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現職),曾於1971年秘密訪華,此舉幾乎繞開整個主管外交的國務院,最終與隔絕多年的中國建立聯繫。跟基辛格當年密會旨在破冰,今時的明會似意在「防止失控」。因瑞恩表示,近年中美關係在不同時期有向危險方向發展的趨勢,而在過去一段時間,沙利文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處理中美關係。沙利文曾多次與王毅密會,上周三(28日),白宮公告將兩人的頻密低調的密會,稱為「戰略溝通渠道」。溝通來溝通去,中方的要求仍是那句,「相向而行」,即是大家要拖手仔,不要拳互往。

 

  國際大資金對中美關係冷暖,向來敏感,近周中美股市都是橫行的上落市,唯獨恒指已自8月初迭升至今,不少股票,尤其是內銀股迭創年來新高,而地產股、汽車股於上周五亦見普漲,這就應是:

 

2)阿爺發功,成效初現

 

  (A)內銀迭見月高,一年新高,是因為阿爺的新國九條,要求上市公司要多分紅,益街坊,上市銀行尤為積極響應,有「紅包雨」之說,初步是有六大銀行已派出717億元(人民幣.下同)。

 

  不少銀行由年底派息,改為年中也派息,7月25日筆者有文:《買內銀?》(圖一)文內有提及:在內銀派息之後,股價走低時買。以前內銀是一年派一次息,今後可能會一年派兩次息,即是趁派息之後,股價走低之時買的機會,一年內多了一次。

 

 

  (B)截至8月全國已有超過60個城市出台地方政府或國企收購存量住宅,用作保障房政策,國企收儲未售新房已成為「收儲」政策中一種重要模式。

 

  內房問題已有經年,但怎化解?2022年11月15日筆者有文:《內房回來了嗎?》(圖二)引用了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之議,其中就有中央收儲一項。

 

 

  不少人認為中國樓市要如日本一樣要迷失30年,這個觀點是Simple, naive and stupid,中日政府政策有異,結果就會不一,大家都知癌症難醫,但有人醫得番,有人醫死咗。但如認為每個癌症患者都是無得醫,是否Simple, naive and stupid?

 

  醫房產泡沫的確不易,阿爺用一城一策,即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就好過日本政府用躺平一招來解決,再予時間,要解決內房難題是有望的,內房股上周五普升,起碼是對今時解決內房問題的有效性作個認同。

 

  (C)汽車板塊向好,8月16日,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稅務總局7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提高了報廢更新的補貼標準,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前註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並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個人消費者,補貼額度分別提高至2萬元和1.5萬元,都增加了一倍以上。

 

  光大證券分析,政策的實施,預計將顯著提升汽車消費市場的活力,尤其是對新能源車市場的刺激作用。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達到11500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23100億元。這一增長趨勢,結合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預示著新能源車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飯要一啖啖吃,股市亦一樣要一步步升,股市上升之路並不平坦,但忌坐火箭。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